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7.1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桃花源记》 的原始碼
←
《桃花源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桃花源123.jpg|thumb|350px|right|[http://www.cn5v.com/wp-content/uploads/2020/03/9-1584770226.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cn5v.com/2020/03/16570.html 图片来自中国书法展赛网]]] '''《桃花源记》'''[ 魏晋 ] 陶渊明 == 《桃花源记》原文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译文 ==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 注释 ==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26)行:行走。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8)平:平坦。 (29)旷:空阔;宽阔。 (30)屋舍:房屋。 (31)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6)种作:耕种劳作。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3)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4)从来:从……地方来。 (45)具:通“俱”,全,详细。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56)复:再,又。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8)遂:就。 (59)间隔:隔断,隔绝。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63)为:对,向。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69)去:离开。 (70)语:告诉。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为:介词,向、对。 (73)既:已经。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 (80)遂:终于。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断。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86)规:计划。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88)寻:随即,不久。 (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91)津:渡口。<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id=50f3b8bda0ef4a5c7c32a7a2576f55b6&type=poem 桃花源记]</ref> == 作者 ==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ref>[https://wenda.so.com/q/1367534993066554 陶渊明简介]</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国詩]] [[Category:821 中国詩论]]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桃花源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