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156.2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小池》— 楊萬里 的原始碼
←
《小池》— 楊萬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小池.jpg|thumb|right| [http://www.exam58.com/uploads/allimg/130307/2221141391-0.jpg 原圖連結] [http://www.exam58.com/gushi/2390.html 「圖片來源 」] ]]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能寫出這樣風格獨特的詩,這位詩人的品性自然也與他人有些不同。 在宋詩的佳作裡很少能看到[[李白]]的狂,[[王維]]的淡,[[白居易]]的淺,多的是[[杜甫]]式的沉鬱與悲憤。 楊萬里這一點孩子氣,彷彿為整個宋詩的畫面打上了高光,讓原本低沉的色調都活躍了起來。 <ref>[http://www.exam58.com/gssbs/2390.html 唐詩宋詞-學習網- 小池(宋·楊萬里)古詩賞析與翻譯]</ref> ==作者簡介== [[File:小池二.jpg|thumb|左| [https://twgreatdaily.com/images/elastic/pV0/pV0_dm8BMH2_cNUgXhu0.jpg 原圖連結] [https://twgreatdaily.com/JFzLdW8BMH2_cNUgeoF2.html「圖片來源 」] ]]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人。南宋傑出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至秘書監。 一生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 晚年閒居鄉里長達15年之久與[[尤袤]]、[[范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開禧二年(1206年),楊萬里病逝,年八十。獲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意句==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②.照水:映在水裏。晴柔:晴天裏柔和的風光。 ③.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④. 上頭:上面,頂端。爲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賞析== [[File:小池一.jpg|thumb|right|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3AANd9GcSlMFE6MMSROR9w-5jlxhRKoXtdY35aOw0MXw&usqp=CAU 原圖連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6%A5%8A%E8%90%AC%E9%87%8C+%E5%B0%8F%E6%B1%A0&rlz=1C1AVFC_enTW864TW864&sxsrf=ALeKk00N71lBpRy6L-KER5drodtGO3gQzA:1594721188728&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jZw-Cvv8zqAhXPDaYKHdqKAgoQ_AUoAnoECAwQBA&biw=1209&bih=618#imgrc=1OOnWaIu3nUO4M「圖片來源 」] ]]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第一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 泉水從洞口流出,沒有一絲聲響,當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細流,更是小而又小了。這本來很尋常,然而作者卻憑空加一“惜”字,說好像泉眼很愛惜這股細流,吝嗇地捨不得多流一點兒。 於是這句詩就立刻飛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寫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光裏,遮住水面。 這也是極平常之事,可詩人加一“愛”字,似乎用她的陰涼蓋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而乾涸,這樣就化無情爲有情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小巧、精緻,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盎然。 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 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彷彿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裏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詩從“小”處着眼,生動、細緻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於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現在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因爲荷花的小花苞在整個池塘中顯得那麼的渺小 ,卻已經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輕人, 而蜻蜓就是賞識它們的角色。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0Ut4dQPQ}} 小池 楊萬里 ==參考資料==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31 中國詩總集]]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
返回「
《小池》— 楊萬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