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27.5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天边行》唐朝·杜甫 的原始碼
←
《天边行》唐朝·杜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天边行》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天边行》唐朝·杜甫'''<br><img src="https://shici.negui.com/assets/shici/static/images/shici.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hici.negui.com/efsms 圖片來自 古诗词网]</small> |} <ref>[https://shici.negui.com/efsms 《天边行》唐朝·杜甫 古诗词网] </ref> 《天边行》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旅居阆州、久客思乡而作的七言古诗,诗成后拈篇首二字为题。 杜甫此七言诗描述了一幅战乱中人民颠沛流离的生活场景。全诗直抒胸臆、真情奔涌而出,这首诗可看作是《同谷七歌》的续篇。 作品名称 天边行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编辑== 天边行①杜甫 天边老人②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③。 陇右④河源⑤不种田,胡骑⑥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⑦,前飞秃鹙⑧后鸿鹄。 九度⑨附书向洛阳,十年⑩骨肉⑪无消息。 ==注释译文编辑 == ===注释=== ① 杜诗往往以篇首二字为题,此亦一例。 ② 天边老人:诗人自谓。 ③ 大江,嘉陵江。声泪俱下曰哭。 ④ 陇右:陇右道,唐代十道之一。辖地为今甘肃陇山以西、乌鲁木齐以东。指广德元年(763)七月吐蕃入侵,尽取河西、陇右之地。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⑤ 河源:在青海省境内。 ⑥ 胡骑:指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 ⑦ “洪涛”一句:写江边所见,寓情于景,含世乱之象。 ⑧ 秃鹜(qi0),一种大型猛禽,又名“座山雕”,状如鹤而大,青苍色,张开翅膀有五六尺。 ⑨ 九度:多次。九,极言其多。洛阳,故里所在。 ⑩ 十年: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至今已十年。 ⑪ 骨肉:这里指兄弟。 ===译文=== 流落天边的老人回不了家,黄昏时分向东来到大江边失声痛哭。陇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种了,吐蕃的骑兵已侵人了巴蜀。洪水滔天啊大风拔起了树木,前面飞着秃鹜后面飞着鸿鹄。多少次捎信给故乡洛阳,十年间骨肉亲朋音讯杳无。 创作背景编辑 播报 此诗当作于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此诗为杜甫重到阆州时作。 当时吐蕃犯境,陇右失守,被战争波及的民众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年逾五旬的诗人在感慨自己回天乏力之余,亦唯有临江而泣矣。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返回「
《天边行》唐朝·杜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