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7.1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吹笛》唐朝·杜甫 的原始碼
←
《吹笛》唐朝·杜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吹笛》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吹笛》唐朝·杜甫 '''<br><img src="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0716/2f210cd61e0149c1afcad58de27dda1e.jpe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407886637_752451 圖片來自 搜狐]</small> |}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b22657c23b8e.aspx 《吹笛》 古诗文网] </ref> 《吹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阁时,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 作品名称 吹笛 作 者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诗词类型 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编辑 == 吹笛 吹笛秋山风月清①,谁家巧作断肠声②。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③。 胡骑中宵堪北走④,武陵一曲想南征⑤。 故园杨柳今摇落⑥,何得愁中曲尽生。 ==作品注释编辑== ①江总诗:“秋城韵晚笛,危树引清风。”瀚曰:首句本此。向秀《思旧赋》:“邻人有善吹笛者。”江淹诗:“金映秋山。”《南史·褚彦回传》:“初秋凉夕,风月甚美。” ②曹植诗:“借问谁家子。”颜笺:“谁家,羡其善吹也。”张正见诗:“还听呜咽水,并切断肠声。” ③【唐注】风月分作一联,从《龙池篇》得来。《汉·历律志》:“律吕和矣。”《长笛赋》:“律吕既和。”切,谓其音凄切。乐府横吹曲有《关山月》,《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周王褒诗:“关山夜月明。” ④《晋·刘隗传》,刘隗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隗援笛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垂泣而去。《世说》,刘琨为并州刺史,胡骑围之数重。琨夕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皆流涕,人有怀土之思,向晚又吹之,贼并弃围奔走。周弘让《长笛吐清气》诗:“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杨慎曰:字书:疾趋曰走,上声。驱之走曰走,去声。北走关山,疾走之走也,如《汉书》“北走邯郸道”之走。胡骑北走,驱而走之也,如《汉书》“季布北走胡”之走。两音不同。 ⑤《古今注》:“《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爱寄生,善吹笛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武溪深》词:“嗟哉武溪一何深,飞鸟不敢度,走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颜廷榘曰:武陵曲,即《武溪深》。梁简文帝诗:“但歌聊一曲。” ⑥故园,指杜陵。《宋书》: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词。《演繁露》:笛亦有《落梅》、《杨柳》二曲,今其词亡不可考矣。《旧唐书·乐志》:梁乐府《胡吹歌》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此歌词元出北国之横笛。颜笺:笛有《关山月》、《武溪深》、《折杨柳》及《胡笳声》,皆清商曲也。郭浚曰:此诗句句凄远,咏物绝调。蒋一梅曰:绝大手笔,声律极细,然有对意不对词,对词不对意者。 ==创作背景编辑==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阁时,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黄鹤注: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按诗云“胡骑中宵堪北走,”当指吐蕃而言。《通鉴》:永泰元年,吐蕃与回纥入寇,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回纥酋长皆下马罗拜,再成和约。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即此事也。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返回「
《吹笛》唐朝·杜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