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64.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松 的原始碼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松</big> ''' |- | [[File:T0116f8512af301d7ed.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16f8512af301d7ed.jpg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5579515&sid=5792885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拼音Wàn Nián Sōnɡ 来源蕨类石松科万年松Lycopodium pulcherrimum Wall.,以全草入药。 原形态[[浙江]]、安徽、[[江西]]。 功能主治透疹解毒。主治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用干全草、荔枝核各5~6钱,水煎,空腹服,连服数次,[[视麻疹]]发透发到脚为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万年松 拼音Wàn Nián Sōnɡ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万年松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稍粗壮,高约25厘米,基部分枝丛生,以上4~5回叉状分枝。叶紧密排列于茎上,线状披针形,长约1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几无柄,全缘,深绿色。孢子囊肾形,淡黄色,近无柄,着生于枝端的叶腋内;成熟后上面横裂成2片,散出黄色粉末状孢子;着生孢于囊的叶与下部的叶相同或略短,不形成清楚的孢子囊穗。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阴湿的岩石或泥土上。分布浙江、[[安徽]]。 功能主治治麻疹(有透发解毒作用):干燥全草加荔枝核,各五至六钱,水煎,[[空腹]]服,连服数次,视麻疹发透到脚为止。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万年松 拼音Wàn Nián Sōnɡ 英文名all grass of Pretty Clubmoss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万年松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pulcherrimus(Wall.)Love et love[Lycopodium pulcherrimum Wa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万年松,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稍粗壮,高约25cm,基部分枝丛生,以上4-5回叉状分枝。叶紧密排列于茎上,线状披针形,长约12mm,先端渐尖,基部几无柄,全缘,深绿色。孢子囊肾形,淡黄色,近无柄,着生于枝端的叶腋内;成熟后上面横裂成2片,散出黄色粉末状孢子;着生孢子囊的叶与下部的叶相同或略短,不形成清楚的孢子囊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的岩石或泥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安徽、江西、台湾、广西、云南及[[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含石松生物碱(lycopodium alkaloids)及萜类(terpenoids)。 性味微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透疹解毒;活络祛瘀。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安徽中草药》:“略有小毒,并有麻醉作用,内服剂量宜慎重。” 临床应用治麻疹(有透发解毒作用):干燥全草加荔枝核,各五至六钱,水煎,空腹服,连服数次,视麻疹发透到脚为止。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f>[http://ypk.39.net/c519537/ 万年松],药品通,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