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2.1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 的原始碼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 </big> ''' |- | [[File:U=3462820247,517712606&fm=26&gp=0.jpg|缩略图|居中|[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462820247,517712606&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so.com/view?q=%E4%B8%81%E5%AD%90%E8%93%BC%E5%9B%BE%E7%89%87&src=tab_www&correct=%E4%B8%81%E5%AD%90%E8%93%BC%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3167a613e3aceddea89ba25b937d0e12&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2#id=6c4b1783411f9228210cfd7738ffbfd2&currsn=0&ps=57&pc=57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基本信息'''== 拼音注音; Dīnɡ Xiānɡ Liǎo 别名; 水丁香 来源; 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生境分布; 生于田边、沼旁及水沟边等水湿地带。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四川及贵州等省。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基部平卧地上或[[斜升]],节上多根,上部直立,有棱角,多分枝,被柔毛,秋后变紫色。单叶互生;柄短;叶片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秋季开黄色花,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5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窄成短爪状,早落;雄蕊与花瓣同数;[[子房]]下位,细长如花梗状。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微弯,成熟时变为绿紫色。4室,每室有种子1列。 炮制 晒干备用。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炎,白带,痔疮;外用治痈疖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治痢疾,鲜品可用3-4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 痢疾:鲜丁香蓼4两,水煎加糖适量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丁香蓼 拼音注音 Dīnɡ Xiānɡ Liǎo =='''别名'''== 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水冬瓜、水丁香、水苴仔、[[水黄麻]]、水杨柳、田蓼草、红麻草、银仙草、田痞草、水蓬砂、水油麻、山鼠瓜、水硼砂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季结果时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间、水边、沟畔湿处及沼泽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60cm。须根多数;幼苗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或下部斜升,多分枝,有纵棱,略红紫色,无毛或微被短毛。叶互生;叶柄长3-8m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cm,全缘,近无毛,上面有紫红色斑点。花两性,单生于叶腋,黄以,无柄,基部有小苞片2;萼筒与子房合生,萼片4,卵状披针形,长2.5-3mm,外略被短柔毛;花瓣4,稍短于花萼裂片;雄蕊4;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单一,头状。蒴果线状四方形,略具4棱,长1-4cm,宽约1.5mm,稍带紫色,成熟后室背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细小,光滑,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全株较光滑。主根明显,长圆锥形多分枝。茎直径0.2-0.8cm,茎下部节上多须状根;上部多分枝,有棱角约5条,暗紫色或棕绿色,易折断,断面灰白色,中空。单叶互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长4-7cm,宽1-2cm。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弯曲,紫红色,先端具宿萼。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气微,味咸,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外被单细胞非腺毛,并有5个向外突起的棱角。皮层窄。外侧2-3列细胞为厚角组织,内侧3-4列细胞形大,壁薄;近内皮层有少数纤维散在,壁厚木化。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相聚散在,壁木化;射线宽1-2列细胞。贿财薄壁细胞类圆形,贿中部常中空。本品薄壁细胞含少数草酸钙方晶。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组成,外被非腺毛及腺鳞。栅栏组织不通过中脉,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簇晶。 化学成分 本品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chebulaie)。 药理作用 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质后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体外抗菌试验证实对宋内、舒氏、鲍氏、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葡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回流30分钟,冷却,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1.取滤液少许,滴于滤纸上,喷以0.1%溴酚蓝的乙醇溶液,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 2.取滤液1ml,滴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蓝黑色。(检查没食子酸)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淋痛;水肿;带下;吐血;尿血;肠风便血;疔肿;疥疮;跌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本品喜生水田、水边,花及子房形态与丁香相近,全草类蓼,蒴果颇似胡麻,胡麻又称油麻,因而有水丁香、丁香蓼、田蓼草、水油麻诸名。 摘录 《中华本草》<ref>[http://20www.cndzys.com/zhongyao/info-579.html 丁香蓼],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