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69.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 的原始碼
←
《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big> ''' |- | [[File:T01bc8ccc82e3b82562.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yao51.com/jiankangtuku/bfoodogz.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normal&z=1&i=0&cmg=6491553.2013249926751780900.1622279367706.6848&q=%E5%A4%A7%E9%80%8F%E9%AA%A8%E8%8D%89&correct=%E5%A4%A7%E9%80%8F%E9%AA%A8%E8%8D%89&ancestor=list&cmsid=7ac2350db0f0204fa943c504631c4ac1&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2#id=639013df60606972e83f2b4b6e8c71f9&currsn=0&ps=58&pc=58 来自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米以上。茎直立,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4~4.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浑圆,全缘,羽状侧脉7对,上弯,两面均无毛;叶柄短粗,长不及3毫米。总状花序排成圆锥状,腋生,有花15~25朵;[[花梗]]长4.8毫米;小苞片狭细,线形,长约7毫米,先端钻形;大苞片卵形,包被花蕾,长8~11毫米,先端尖,棕色;大小苞片均于花时脱落;花冠短钟状,径约6毫米,绿色而带淡紫色晕;花瓣5枚。[[浆果]]近球形,冠以宿萼。种子不规则三角状,表面淡棕色。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生于山脚、林下阴湿处。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水煎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透骨草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樟叶越橘及尾叶越橘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Epigynium dunalianum (Wight)Klotzscjh;Thibaudia revoluta Griff.]2.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urophyl-lum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1.幼枝紫褐色,有细棱,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通常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5-12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背面散生贴伏的短腺毛,侧脉3-4对,自叶片部向上斜升,连同中脉在两面突起。花序腋生,总状,多花,长3-6cm;苞片卵形,早落;萼筒长1mm,萼齿三角形;[[花冠]]淡绿带紫红色或淡红色,宽钟状,裂片三角形,开展或向上反折,外面无毛,内面被疏柔毛;雄蕊鲜黄色,与花冠近等。长,花丝扁平,长约1mm,药室背部有开展的距,药管长为药室的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9-12月。 2.与上种不同外在于;幼枝、叶柄及叶两面沿中脉被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2000-2700(-3100)m的山坡灌丛、阔叶林下或石灰山灌丛,稀附生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2.生于海拔1400-3100m的山谷杂木林下,石灰岩山坡常绿林中及山坡灌丛中,有时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2.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全株长达2m,多卷折,枝条有棱。叶片常反卷,展平后呈椭圆状卵形,长5-10cm,宽2.5-4.5cm,先端尾尖,中脉和侧脉两面隆起,尾叶越橘下面中脉和叶柄略有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被缩成团,花冠展开后呈卵状坛形,浅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酒。外用:适量,煎汤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ref>[http://ypk.39.net/c516838/ 大透骨草],药品通,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