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1.1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丈人山》唐朝·杜甫 的原始碼
←
《丈人山》唐朝·杜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丈人山》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丈人山》唐朝·杜甫 '''<b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G06/M00/D5/7B/p4YBAFskUw2AJAkEAAChW-0-lJk960_s.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6%9D%9C%E7%94%AB&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pagenum=4&ajaxdata=1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small> |} <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from=kg1&highlight=&pid=216cd7420ba61435fe85e347263c6d30&srcid=51369 丈人山 百度汉语] </ref> 《丈人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看似直白,但却[[意境]]悠远,能自喻为“青城客”的杜甫,透露出对丈人山的无限热爱和赤子之情。 作品名称 丈人山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杜工部集》]]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丈人山⑴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⑵。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⑶。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作品注释== ⑴题注:丈人山,即青城山。山在青城县北,相传轩辕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 ⑵不唾:用“千里不唾井”典故。 ⑶幽意:幽闲的情趣。 ==点评鉴赏== 《杜诗详注》: 远注:山属仙境、故以游仙之意作结。 《读杜心解》: 因登览而期栖托也。起笔尚在题前,先著“不唾”字,神已注入仙乡。结作游仙语,而以诙谐出之,趣甚。 《杜诗镜铨》: 张云:似占语(“自为”二句下)。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唐朝著名诗人,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 《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 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丈人山》唐朝·杜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