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82.1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RBC風險資本額 的原始碼
←
RBC風險資本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RBC風險資本額 | 圖像 = [[File:RBC風險資本額.jpg|thumb||350px|缩略图|RBC風險資本額[https://www.slideserve.com/chevelier-jaron/40-2010-12-25 照片來自]]] }} '''RBC'''(Risk Base Capital,風險資本額)起源於1980年代,最早在[[美國]]開始實施,是[[保險]]業計算資本適足率的制度,以風險為基礎,用來計算股東因經營保險業,所需要的資本。 2003年[[台灣]]保險業正式實施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該制度規範考量了保險業的經營規模以及各種風險組合,用來決定應有的最低資本額,可做為檢視保險業清償能力之指標;並且依據不同保單業務或不同投資標的,給予不同風險係數,並依據此風險係數來提升自有資本,風險愈高,表中的係數會愈高。<ref>[https://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784f6728-b78a-41ad-b887-c6347d11d197 RBC ]05.07.2020 MoneyDJ理財網</ref> 「準備金」是帳上的數字,表達公司在會計帳上提存了多少的金額準備將來的理賠,而且,即使資產>=「準備金」,只是表示保險公司的資產夠理賠而已,不表示股東有辦法經營保險業,所以應該還要有一個指標數字,來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夠不夠格經營保險業。這個指標就是RBC。<ref>[https://www.tw-insurance.info/article.cfm?ct=3447 介紹RBC]08.13.2013 保險雲世代</ref> 保險本身是一種風險的承擔,要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當然要用金額來表示,而且這個金額,還要連動到保險公司的風險,而保險公司經營的風險有哪些呢?用手指頭想大概也知道有四大項: ●資產的投資風險 ●承作保單的保險風險 ●實際利率和訂價利率不同的利率風險 ●以及其他經營保險公司的風險 而這些風險的金額經過簡單的數學運算後,謂之「風險資本額」。風險資本額的計算方式如下表。請注意,表中的係數是有高有低的,會根據經營的險種,投資的資產而有所不同。而風險愈高,表中的係數會愈高。 如台股係數是0.24,就類似保險公司投資100元的台股,須提24元自有資本在帳上;相對韓國保險公司投資股市風險係數僅0.08,投資股市100元,只要提存8元,在投資資金成本上,南韓比台灣保險公司便宜,自然可投資較高的股票部位。 此外,日本在計算自有資金時,不動產增值金額、備供出售項下未實現增值利益、責任準備金與[[解約金]]間的差額都可算進去,台灣則只有不動產增值可在自有資本50%之內算入。 假設一家日本與一家台灣規模相當、投資及業務差不多的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就可能因為計算方式不同有顯著差異,在海外併購出價時,日本壽險公司因為資本適足率較高,且RBC要求係數較低,出價就可以較高。<ref>[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6001088-260202?chdtv 小辭典-RBC(風險資本額)]07.16.2014 工商時報</ref>
返回「
RBC風險資本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