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07.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雷海宗 的原始碼
←
雷海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improve|time=2019-09-15T00:01:02+00:00}} {{copyedit|time=2019-09-15T00:00:19+00:00}} {{copypaste|time=2019-07-23T02:33:37+00:00}} {{Infobox person |name=雷海宗 |image=[[File:雷海宗 .jpg|缩略图|居中]] |sex=男 |birth_date=1902年6月18日 |birth_place=[[河北省]][[永清县]] |death_date=1962年12月25日 |death_place=[[天津]] |restingplace= |occupation=历史学家 |educate=[[芝加哥大学]] |past=[[国立中央大学]]教授<br>[[金陵女子大学]]教授<br>[[武汉大学]]教授<br>[[清华大学]]教授<br>[[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br>[[南开大学]]教授 |work=《[[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br>《文化形态史》<br>《西洋通史》<br>《中国通史》 |award= }} <big>'''雷海宗'''</big> {{BD|1902年|6月18日|1962年|12月25日|catIdx=L雷}} ,原名雷得义<ref>[http://www.guoxue.com/master/leihaizong/leihaizong.htm 雷海宗],国学大师,2004-01-06</ref>,字伯伦。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教授。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文化形态史》、《西洋通史》、《中国通史》等。提倡兼顾考证和综合,是“[[战国策派]]”、“[[清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梁启超]]、[[蒋廷黻]]、[[郑天挺]]并称“南开史学四大家”。 雷海宗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培养了众多史学名家。其为人先人后己,严己宽人,深受师生敬爱。有“声音如雷,学问如海,史学之宗”的美誉。[[潘光旦]]1950年曾赠诗:“不争两字见平生,全部工夫铸史成”,为雷海宗生平写照。 治史特点:重分析,重综合,重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反对繁琐考证或者事实堆砌,讲究历史的实用性;运用整体把握人文社科的跨学科研究的治史方法,比如,运用哲学眼光分析历史问题。
返回「
雷海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