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4.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雜肋龍屬 的原始碼
←
雜肋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雜肋龍屬'''<br><img src="https://www.tanmizhi.com/img/allimg/09/22-200924105R5955.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tanmizhi.com/html/18212.html 圖片來自tanmizhi]</small> |} '''雜肋龍屬'''([[屬]]名:''Poekilopleuron'')是一[[屬]]基礎[[堅尾龍類]][[恐龍]],屬於[[斑龍科]]。雜肋龍的身長9米,體重達1公噸。牠們生存於[[侏羅紀]]中期([[巴統階]]),約1億6800萬到1億6500萬年前。牠的[[化石]]是部份的[[骨骼]],最初於1824年在[[法國]]發現,並被命名為[[斑龍]]的一個種。牠於1923年才被更名為雜肋龍。這副骨骼是最先發現的雜肋龍化石,但卻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由於原有的化石已被破壞,而至今未有發現其他的化石,加上牠曾更名,故雜肋龍的分類上有很大的爭議而未能解決。 雜肋龍最特別的地方是其大手臂,是較為原始的特徵。牠不像後期的[[獸腳亞目]]的手臂很小,而是長及強壯的。雜肋龍的前臂短而粗壯,而年代較晚期的[[北美洲]]近親[[蠻龍]]也有類似跡象。 過去曾有一個顱骨被歸類於雜肋龍的新種,名為''P. valesdunensis''。在2006年,這個種建立為新屬,[[迪布勒伊洛龍]](''Dubreuillosaurus'')。 在2010年的[[斑龍]]重新研究中,雜肋龍被歸類於[[異特龍超科]][[演化支]]<ref name=benson2010>{{cite journal |last=Benson |first=R.B.J. |year=2010 |title=A description of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Bathonian of the UK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Middle Jurassic theropods |journal=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doi= 10.1111/j.1096-3642.2009.00569.x }}</ref>。
返回「
雜肋龍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