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06.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阿諾·荀白克 的原始碼
←
阿諾·荀白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A|zh-cn:阿诺德;zh-tw:阿諾;}-·-{A|zh-cn:勋伯格;zh-tw: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bd|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S}}),[[奥地利]][[20世纪]]音乐[[作曲家]],可以说这位作曲家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全凭借自己的天赋自学成才。 起初,勋伯格模仿[[19世纪]]末德奥[[浪漫派]]作曲家的风格,经过长期极为艰苦的摸索,他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开拓了[[音乐]]领域中的[[表现主义]]风格,并首创[[十二音作曲法]](twelve-tone system,也称无调音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之后的多年里,勋伯格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思考音乐结构上,[[1911年]]他开始执教于[[柏林]]和[[维也纳]]。[[1933年]],[[纳粹]]指责其音乐颓废,是毒害[[德国]]青年的垃圾,把身为[[犹太人]]的作曲家赶出了其任教8年的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此后勋伯格定居于[[美国]],前后在[[波士顿]]和[[洛杉矶]]任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勋伯格不再信仰[[天主教]],而改信[[犹太教]],他始终关注自己同胞的命运,终于在[[1947年]],凭着一种无法竭止的情感于12天里一气呵成地写完了包括全部歌词和音乐的杰作《[[华沙幸存者]]》,这部为朗诵、男声合唱以及[[管弦乐队]]而作的作品仿佛是作曲家灵魂深处的巨大悲鸣,象征着一个犹太人的全部尊严。作曲家晚年创作了几部完整系列的12音作品,[[摩西与亚伦]]是其最后一部[[歌剧]],可惜作曲家逝世时尚未完成,故演出时通常略去第三幕。此外,勋伯格还是一位画家,其中他的自画像最为著名。 [[Category:作曲家]]
返回「
阿諾·荀白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