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31.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金缕曲唁沈山灵悼亡 的原始碼
←
金缕曲唁沈山灵悼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1-q.mafengwo.net/s11/M00/64/65/wKgBEFrDZ_uASW3EABjQuV8g1EM14.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mafengwo.cn/i/8857250.html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small> |} 《'''金缕曲唁沈山灵悼亡'''》是一首新诗,新诗,又叫白话诗,在五四运动前后产生,以白话入诗。毛伟人曾经说过:“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近代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ref>[https://www.xuexila.com/baike/c96149.html 关于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习啦,2019-08-15</ref>的主体。 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中国第一本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刊发)。而从思想艺术上正式确立新诗地位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center>金缕曲唁沈山灵悼亡</center> {{Cquote| 湿透青衫袖。最无端鸾离鹄别,钗分镜剖。从古宝鬘云易散,何况瑶台佳偶。 怅春到荼蘼开后。一片红鹃留不住,遍青山啼的东阳瘦。酸切处,怕回首。 年时我亦伤春够。数新词吊花哭月,十之八九。须信才人多薄福,更不如君还有。 只几见白头厮守。噙泪看天何梦梦,试相携同把灵阍叩。返魂术,可知否。 |[现代]顾宪融}}
返回「
金缕曲唁沈山灵悼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