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80.1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讓-雅克·盧梭 的原始碼
←
讓-雅克·盧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expand|time=2019-09-01T12:02:51+00:00}} {{Infobox philosopher |name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讓-雅克·盧梭</h4> |region = [[西方哲学]] |era = [[启蒙时代|18世纪哲学]]<br />([[近代哲学]]) |image = <img src="http://www.twwiki.com/uploads/wiki/fc/b2/113540_0.jpg" width="250" ><br> <br>[http://www.twword.com/wiki/%E8%AE%93-%E9%9B%85%E5%85%8B%C2%B7%E7%9B%A7%E6%A2%AD 圖片來源台灣WORD] |caption = 1753年的卢梭,[[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绘 |birth_date = {{Birth date|df=yes|1712|6|28}} |birth_place = [[日内瓦]]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df=yes|1778|7|2|1712|6|28}} |death_place = [[法兰西王国|法国]][[埃尔芒翁维尔]] |school_tradition = [[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br>[[浪漫主义]] |main_interests = [[政治哲学]]、音乐、教育、文学、自传 |notable_ideas = [[公共意志]]、[[人性|性本善]]、公民宗教、[[人民主权论]]、[[积极自由]] |signature = }} '''讓-雅克·盧梭'''({{lang-fr|Jean-Jacques Rousseau}},{{IPA-fr |ʒɑ̃ʒak ʁuso| lang}},{{bd|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Rousseau}})是[[啟蒙時代]]的[[瑞士]]裔[[法國]][[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與[[伏爾泰]]、[[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 盧梭所著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對哲學的發展極其重要;其《[[社會契約論]]》中所論述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的深遠影響可見於近代的[[啟蒙運動]]、法国大革命以至现代的政治、哲学還有教育思想<ref name="紀江紅2012">{{cite book|author=紀江紅 |title=世界傑出100名人圖解百科 |url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YbfLlAEACAAJ |accessdate=25 February 2 013|year=2012 |publisher=漢宇國際文化出版 |isbn = 978-986-228-246-5 |pages=98–99}}</ref>。他認為不論是傳統和現代的公民社會,都一樣始於私人財產。 盧梭的小說作品《[[愛彌兒]]》(Émile)是一篇關於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學論文,其[[言情小說]]《[[新爱洛伊斯]]》對前浪漫主義(pre-romanticism)<ref>{{Cite web|url=http://www.enotes.com/literary-criticism/preromanticism |title=Preromanticism Criticism |publisher=Enotes.com |accessdate=23 February 2009}}</ref>及[[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發展十分重要<ref>See also Robert Darnton, ''The Great Cat Massacre'', chapter 6: "Readers Respond to Rousseau: The Fabrication of Romantic Sensitivity" for some interesting examples of contemporary reactions to this novel.</ref>。盧騷的的自傳體作品《[[懺悔錄 (盧梭)|懺悔錄]]》是現代[[自傳]]的開端,而其文章《[[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也說明了十八世紀的一個「感性時代」(Age of Sensibility)運動,其特徵是更加注重主體性及自我反省,對現代寫作也有所影響。 盧梭同時亦精通作曲和樂理,作有七部歌劇以及若干其他形式的作品。其風格與[[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及[[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屬於同一時期,融合了後巴洛克及[[古典主義音樂|古典]]時期的特徵。其著名作品有單幕歌劇《[[乡村中的占卜师]]》,其中一首為後來被貝多芬改編為獨立曲目的《Non, Colette n'est point trompeuse》<ref>[http://www.edgreenmusic.org/Articles/greenRousseau.pdf?v=0hrAbctwA3g Green, Edward. ''Reconsidering Rousseau's "Le devin du village": An Opera of Surprising and Valuable Paradox''. Ars Lyrica, Vol. 16, 2007 at p 132. Retrieved 17 July 2014.]</ref>。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盧梭是[[雅各賓俱樂部]]中最受歡迎的[[哲學家]],他在死後十六年(1794年)獲以國家英雄身份葬於[[巴黎]][[先賢祠]]。
返回「
讓-雅克·盧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