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254.8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血管活性肠肽瘤 的原始碼
←
血管活性肠肽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血管活性肠肽瘤</big> ''' |- | [[File:血管活性肠肽瘤.jpg|缩略图|居中|血管活性肠肽瘤<br>[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781192931,4751937&fm=26&gp=0.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Verner-Morrison综合征 '''就诊科室''' :肿瘤科 '''发病部位''' :胰腺 '''常见病因''' :胰岛细胞增生、遗传 '''常见症状''' :严重水泻、低钾血症、<br><p style="text-indent:5em;">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br><p style="text-indent:5em;">低磷血症、高钙血症,葡萄糖耐量减低 |} {{medical}} '''血管活性肠肽瘤'''又称Verner-Morrison综合征,绝大多数表现为内分泌肿瘤综合征,90%原发于胰腺,是胰岛D1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由于D1细胞分泌大量血管活性肠肽(VIP)而引起严重水泻、低钾血症、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故又称为WDHA或WDHH综合征。该病每年的发病率为千万分之一。平均发病年龄为49岁。1958年由Verner和Marrson首次报道。 <ref>[https://www.youlai.cn/ask/384851.html 什么是血管活性肠肽瘤]有来医生</ref>
返回「
血管活性肠肽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