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0.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莫特問題 的原始碼
←
莫特問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ultiple issues|{{citation style|date=2020年9月}}{{one source|date=2020年9月}}}} {{copypaste|time=2020-09-05T14:26:53+00:00}}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br><img src="http://a1.att.hudong.com/82/89/50200014992522154994898935070_s.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www.baike.com/wiki/%E5%86%85%E7%BB%B4%E5%B0%94%C2%B7%E5%BC%97%E6%9C%97%E8%A5%BF%E6%96%AF%C2%B7%E8%8E%AB%E7%89%B9 圖片來自互動百科]</small> |} 在[[量子力學]]裡,'''莫特問題'''(Mott problem)是一個[[弔詭]],顯示出在[[研究]][[波函數塌縮]]<ref>[https://pansci.asia/archives/tag/%E6%B3%A2%E5%87%BD%E6%95%B8%E5%A1%8C%E7%B8%AE 波函數塌縮],泛科學</ref> 與[[量子測量]]時所遇到的困難。這問題最先由[[內維爾·莫特]]爵士與[[維爾納·海森堡]]於1929年表述為在[[雲室]]裡,[[圓對稱|球對稱性]]波函數塌縮為線形徑跡的弔詭。 實際而言,幾乎所有[[高能物理學]]實驗,例如那些在[[粒子碰撞器]](particle collider)進行的實驗,涉及到的[[散射]]波函數都具有球對稱性。可是,粒子碰撞後的偵測結果,總是呈線形徑跡。這真是令人難以揣測,為什麼球對稱性波函數在實驗裏會展現為線形徑跡?然而,這是所有粒子碰撞實驗慣常得到的結果。 1953年,物理學者[[模里西斯·任寧格]](Mauritius Renninger)給出一個相關的變版表述,知名為[[任寧格實驗]](Renninger experiment)。在這表述裏,沒有偵測到粒子的事件也可以算為量子測量,換句話說,測量可以被完成,甚至在沒有偵測到任何粒子的狀況下。
返回「
莫特問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