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60.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臺灣府知府 的原始碼
←
臺灣府知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大清]]臺灣府知府''' |- | |- ! '''已裁撤職位''' |- | '''先前職位''' 首創 |- | '''後繼職位''' [[福建台灣布政使]] |- | '''首任''' [[蔣毓英]] |- | '''末任''' [[吳本杰]] |- | '''職位開始''' 1684年 |- | '''職位結束''' 1886年 |- |} </div> '''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台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台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受上級[[臺灣道]]<ref>18世紀一段期間,尚有非常設的[[巡視台灣監察御史]])</ref>管轄監督,另則制約[[同知]]、[[巡檢]]、[[縣丞]]。[[清帝國]]台灣[[知府]]衙門在今天[[台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台南市又稱作「府城」'''。 1875年,為了加強防務,[[台北]]設府,至此,台灣知府非管轄[[台灣]]全境的地方統治者。1885年間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台灣府<ref>或台灣道</ref>升格建省後,台灣府轄區驟地縮小,變成只涵蓋台灣中南部縣份或中部四縣市之建制<ref>參見[[台灣府]]</ref>。台灣知府不再成為清領區最高行政官僚,而是由[[福建台灣布政使]]取代。也就是,布政使其實是升格後的台灣知府,而建省後的台灣知府建制與管轄範圍區域已與建省前大相逕庭。事實上,知府升格為布政使,才是台灣西部正式建省的象徵。<ref>為了避免紛擾,在此僅列升格後的布政使,亦將布政使視同台灣知府之升格,並未列轄區為台灣中路之台灣知府</ref>
返回「
臺灣府知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