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0.153.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红灯记 的原始碼
←
红灯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红灯记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photocdn.sohu.com/20140611/Img400697085.jpg 原图链接][https://history.sohu.com/20140611/n400697084.shtml 来自 搜狐历史 的图片]]] 《'''红灯记'''》是[[中国]]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出[[京剧]],被列为样板戏、红色经典之一。 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电影]][[编剧]]、[[剧作家]][[沈默君]]1957年下放到铁道兵农垦局云山畜牧场(今云山农场)、八五〇农场,获取了伪满时期密虎铁路扳道工与日寇作斗争的[[素材]];后借调到[[黑龙江|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搞创作,在[[哈尔滨]]又收集到北满抗联交通员英勇斗争的故事。这些形成了《红灯记》的素材。1962年5月开始,沈默君、罗国士创作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1963年电影在全国上映。1963年[[哈尔滨|哈尔滨市]]京剧院根据电影剧本演出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凌大可、夏剑青改编成[[沪剧]]《红灯记》。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指示中国京剧院总导演阿甲排演京剧《红灯记》。1964年两个京剧版同时参加了全国现代京剧观摩汇报演出。江青决定把两个剧合并为《红灯记》,主角从李铁梅变为李玉和,剧中人王金才改名王连举,还改变了一些[[唱腔]]、动作、场景的设计。1965年初,《红旗》[[杂志]]发表了署名翁偶虹、阿甲根据同名沪剧改编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本<ref>[http://news.163.com/09/0818/01/5GVAFRK500013KOD.html 文革时期的八个样板戏],网易新闻,2009-08-18</ref>。
返回「
红灯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