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06.2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空性 的原始碼
←
空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闻思空性的意义---雪歌仁波切开示彼器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善根回向大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 佛教 Dharma Wheel.svg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涅槃 缘起 三学 波罗密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修行位阶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龙树 无著 圣天 世亲 鸠摩罗什 菩提达摩 慧远 智顗 莲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上座部 大乘 金刚乘 藏传 汉传 阿含经 法句经 大般若经 心经 法华经 维摩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日经 楞严经 药师经 地藏经 净土经 大智度论 俱舍论 瑜伽论 圣地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寺院 相关主题 艺术 制度 历史 组织 批评 佛教主题 空(梵文:śūnya)或空性(梵文: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诸法的空性义为非真实性。 语源 空是梵文śūnya的意译,音译舜若;其对应的名词形式梵文是śūnyatā,意译是空性,音译舜若多。 部派佛教诠释 对“空”的论述,在佛教中源远流长,如《杂阿含经》有《大空法经》[1]和《第一义空经》[2],《中阿含经》有《小空经》[3]、《大空经》[4]和《频鞞娑逻王迎佛经》[5],等等。在部派佛教共通的“无我”、“无众生”、“无寿命”[6]之基础上,更有加上“无人”[7]而合称为第一最空之法[8],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无我无我所,不实来实去[9],是假名法、因缘法[10]。 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引《施设论》说十空对治萨迦耶见[11]: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无始空),本性空(性空)[12],无所行空[13],胜义空(第一义空),空空[14]。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说空定有六空[15],巴利小部《无碍解道》说二十五空以释“世间是空”[16]。 大乘佛教诠释 按龙树《大智度论》,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在性空的解释上有根本分歧: 声闻:性空有二种,一者、于十二处中,无我、无我所;二者、十二处相自空,无我、无我所。 大乘:十二处,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处,性无故空。 在大乘佛教中,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而没有实在自体,不能单独存在,藉因藉缘故,缘散则灭;终灭故,非真实常住法,故称自性空。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归结为四空。 大乘佛教中,一旦因为说空而忽视了因果业报则被称为“恶取空”,也有不准随便解说空的戒律。 十八空 《大品般若经》说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龙树《大智度论》有详细解说: 《》 《大智度论》 内空 何等为内空?内法名眼、耳、鼻、舌、身、意。眼眼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耳耳空、鼻鼻空、舌舌空、身身空、意意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空。 内空者。内法内法空。内法者。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无我、无我所、无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色空者。无我、无我所、无色法。声、香、味、触、法亦如是。 内外空者。内外法内外法空。内外法者。所谓内外十二入。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 外空 何等为外空?外法名色、声、香、味、触、法。色色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声声空、香香空、味味空、触触空、法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外空。 内外空 何等为内外空?内外法名内六入、外六入。内法内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外法外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外空。 空空 何等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空空。 空空者。以空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名为空空。 复次、先以法空。破内外法。复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 复次、空三昧观五众空。得八圣道。断诸烦恼。得有余涅槃。先世业因缘身命尽时。欲放舍八道故。生空空三昧。是名空空。 大空 何等为大空?东方东方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大空。 大空者。声闻法中。法空[17]为大空。如《杂阿含大空经》[1]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则众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诃衍经》说十方。十方相空。是为大空。 第一义空 何等为第一义空?第一义名涅槃。涅槃涅槃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第一义空。 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无著故。若诸法实相有者。应受应着。以无实故。不受不着。若受著者。即是虚诳。复次、诸法中。第一法。名为涅槃。如《阿毘昙》中说。 有为空 何等为有为空?有为法名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空,色界色界空,无色界无色界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有为空。 有为空、无为空者。有为法[18]。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无为法[19]。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 今有为法。二因缘故空。一者、无我、无我所、及常相不变异不可得故空。二者、有为法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 问曰。我、我所、及常相不可得。故应空。云何言有为法有为法相空。答曰。若无众生法。无所依。又无常故。无住时。无住时故。不可得知。是故法亦空。…… 复次、离有为。则无无为。所以者何。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无为相者。则非有为。但为众生颠倒故分别说。有为相者。生、灭、住、异。无为相者。不生、不灭、不住、不异。是为入佛法之初门。若无为法有相者。则是有为。有为法生相者。则是集谛。灭相者。则是尽谛。若不集则不作。若不作则不灭。是名无为法如实相。若得是诸法实相。则不复堕生、灭、住、异相中。是时不见有为法与无为法合。不见无为法与有为法合。于有为法、无为法不取相。是为无为法。所以者何。若分别有为法、无为法。则于有为、无为而有碍。若断诸忆想分别。灭诸缘。以无缘实智。不堕生数中。则得安隐常乐涅槃。 无为空 何等为无为空?无为法名若无生相、无住相、无灭相。无为法无为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无为空。 毕竟空 何等为毕竟空?毕竟名诸法毕竟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毕竟空。 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如漏尽阿罗汉。名毕竟清净。阿那含乃至离无所有处欲。不名毕竟清净。此亦如是。内空、外空、内外空、十方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更无有余不空法。是名毕竟空。 复次、若人七世百千万亿无量世贵族。是名毕竟贵。不以一世二三世贵族为真贵也。毕竟空亦如是。从本已来。无有定实不空者。有人言。今虽空。最初不空。如天造物始及冥初微尘。是等皆空。何以故。果无常。因亦无常。如虚空不作果。亦不作因。天及微尘等亦应如是。若是常。不应生无常。若过去无定相。未来、现在世亦如是。于三世中。无有一法定实不空者。是名毕竟空。 无始空 何等为无始空?若法初来处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 无始空者。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因缘有。前世复从前世有。如是展转。无有众生始。法亦如是。何以故。若先生后死。则不从死故生。生亦无死。若先死后有生。则无因无缘。亦不生而有死。以是故。一切法。则无有始。如经中说。佛语诸比丘。众生无有始。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破是无始法。故名为无始空。 散空 何等为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散空。 散空者。散名别离相。如诸法和合故有。如车以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五众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若别离五众。人不可得。 性空 何等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是性非声闻、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性空。 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业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冷。诸法众缘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热。众缘若少若无。则无有法。如火灭汤冷。如经说。“眼空。无我、无我所。何以故。性自尔。耳、鼻、舌、身、意、色乃至法等亦复如是。” 问曰。此经说我、我所空。是为众生空[20]。不说法空[17]。云何证性空。答曰。此中但说性空。不说众生空及法空。“性空有二种。一者、于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无我、无我所。”是声闻论中说。摩诃衍法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性无故空。”复次、若无我、无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多着我及我所故。佛但说无我、无我所。如是应当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着。何况余法。以是故。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复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 自相空 何等为自相空?自相名色坏相、受受相、想取相、行作相、识识相,如是等有为无为法,各各自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自相空。 自相[21]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 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 一切法空 何等为诸法空?诸法名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诸法诸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诸法空。 一切法空者。一切法。名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是诸法皆入种种门。所谓一切法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依相。……如是等一法门相摄一切法。复次二法门摄一切法。所谓色、无色法。可见、不可见法。有对、无对法。有漏、无漏法。有为、无为法。内法、外法。观法、缘法。有法、无法。如是等种种二法门相。三、四、五、六、乃至无量法门相摄一切法。是诸法皆空。如上说。名一切法空。…… 或有利根梵志。求诸法实相。不厌老病死。著种种法相。为是故说法空。所谓先尼梵志[22]。不说五众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复有强论梵志[23]。佛答我法中。不受有无。汝何所论有无。是戏论法。结使生处。及杂阿含中《大空经》[1]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罗陀经》[24]中说。色众破裂分散。令无所有。《筏喻经》[25]中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波罗延经》、《利众经》中说。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若受着法。则生戏论。若无所依止。则无所论。诸得道圣人。于诸法无取无舍。若无取舍。能离一切诸见。如是等三藏中处处说法空[17]。如是等名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何等为不可得空?求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不可得空。 不可得空者。有人言。于众、界、入中。我法、常法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空。有人言。诸因缘中。求法不可得。如五指中。拳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空。有人言。一切法及因缘。毕竟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空。 无法空 何等为无法空?若法无,是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空。 无法空者。有人言。无法。名法已灭。是灭无故。名无法空。 有法空者。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法。有法无故。名有法空。 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是为无法有法空。 复次、观无法有法空故。名无法有法空。 复次、行者观诸法生灭。若有门。若无门。生门生喜。灭门生忧。行者观生法空。则灭喜心。观灭法空。则灭忧心。所以者何。生无所得。灭无所失。除世间贪忧故。是名无法有法空。 复次、十八空中。初三空破一切法。后三空亦破一切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时住时。无法空。破一切法灭时。无法有法空。生灭一时俱破。 复次、有人言。过去、未来法空。是名无法空。现在及无为法空。是名有法空。何以故。过去法灭失。变异归无。未来法因缘未和合。未生未有。未出未起。以是故名无法。观知现在法及无为法。现有是名有法。是二俱空故。名为无法有法空。 复次、有人言。无为法。无生住灭。是名无法。有为法。生住灭。是名有法。如是等空。名为无法有法空。 有法空 何等为有法空?有法名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有法空。 无法有法空 何等为无法有法空?诸法中无法,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无法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有法空。 四空 《大品般若经》在广说十八空后略说为四空:法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 《》 《大智度论》 法法相空 何等名法法相空?法名五荫,五荫空,是名法法相空。 法法相空者。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复次、法中不生法故。名为法法空。 无法无法相空 何等名无法无法相空?无法名无为法,是名无法无法空。 无法无法空者。无为法[19]名无法。何以故。相不可得故。 问曰:佛以三相说无为法。云何言无相。答曰:不然。破生故言无生。破住故言无住。破灭故言无灭。皆从生、住、灭边有此名。更无别无生、无灭法。是名无法无法空。是义如无为空中说。 自法自法相空 何等名自法自法空?诸法自法空,是空、非知作、非见作,是名自法自法空。 自法自法空者。自法名诸法自性。自性有二种。一者、如世间法地坚性等。二者、圣人知如、法性、实际。此法空。所以者何。不由智见知故。有二性空。如先说。 问曰:如、法性、实际。无为法中已摄[19]。何以复更说。答曰:观时分别说五众、实相、法性、如、实际。又非空智慧观故令空。性自尔。 问曰:如色是自法。识为他法。此中何以说如、法性、实际、有佛无佛、常住、过是名为他法空。答曰:有人未善断见结故。处处生著。是人闻是如、法性、实际。谓过是已更有余法。以是故说。过如、法性、实际亦空。 他法他法相空 何等名他法他法空?若佛出、若佛未出,法住、法相、法位、法性、如、实际,过此诸法空,是名他法他法空。 在鸠摩罗什译《》中,此处“他空”或“他法空”义为“过如、法性、实际等无为法[19]之余法为空”,在《大品般若经》的其他版本中,此处为 “异空”即“余事空”[26]、“他故空”[27]或“他性空”即“由他性故空”[28]。 “自性”(sva-bhāva)中的“性”和十二因缘中的“有”(bhāva)在梵语中是一个词,“他性”(para-bhāva)这个概念在鸠摩罗什译《》中也出现过[29],龙树《中论》对“他性”(para-bhāva)进行了辨析,其义为“ 他自性”(para-sva-bhāva)[30]。 中观学派 空性为大乘佛教理论基础。中观派以空性的八不中道为根本正见。中观派用“缘起性空”来解释世间的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因为是依缘而起,故不是“本来自在”的法,依缘灭而坏灭,所以不真实,是苦、空、无常、无我。 学术研究 近代学者认为,缘起性空是佛教区别于一切宗教或哲学的世界观[31]。为人所见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可见,人们因特定条件下的功用(因缘)来确定诸法的生或灭,任何可见的事物(诸法)都随着变化而生灭,因此世间万物没有所谓的“绝对本质”(自性)。 注释与引用 ^ 1.0 1.1 1.2 《杂阿含经·二九七经》:“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 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 若复问言:谁是行?行属谁?彼则答言:行则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彼见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无有;或言命异身异者,梵行者亦无有。离此二边,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所知,所谓缘无明行。 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老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生,生属谁,乃至谁是行,行属谁者,行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大空法经。” ^ 《杂阿含经·三三五经》:“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 《中阿含经·双品·小空经》:“尔时。世尊答曰。阿难。彼我所说。汝实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 ^ 《中阿含经·双品·大空经》:“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当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彼比丘当念外空。……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彼比丘当念内外空。……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彼比丘当念不移动。” ^ 《中阿含经·王相应品·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世尊知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为摩竭陀王洗尼频鞞娑逻说法。……大王。色生灭。汝当知色生灭。大王。觉、想、行、识生灭。汝当知识生灭。大王。犹如大雨时。水上之泡。或生或灭。大王。色生灭亦如是。汝当知色生灭。大王。觉、想、行、识生灭。汝当知识生灭。大王。若族姓子知色生灭。便知不复生当来色。大王。若族姓子知觉、想、行、识生灭。便知不复生当来识。…… 于是。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无常。觉、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著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我以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 于中或有作是念。此不相应。此不得住。其行如法。因此生彼。若无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灭者。彼便灭也。所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无明灭。则行便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 大王。于意云何。色为有常。为无常耶。答曰。无常也。世尊。……大王。于意云何。觉、想、行、识。为有常。为无常耶。答曰。无常也。世尊。复问曰。若无常者。是苦。非苦耶。答曰。苦、变易也。世尊。复问曰。若无常、苦、变易法者。是多闻圣弟子。颇受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耶。答曰。不也。世尊。 大王。是故汝当如是学。若有色。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或内、或外。或麤、或细。或好、或恶。或近、或远。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当以慧观知如真。大王。若有觉、想、行、识。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当以慧观知如真。大王。若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彼便厌色。厌觉、想、行、识。厌已便无欲。无欲已便得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 《杂阿含经·二九六经》:“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 《增一阿含经·利养品·七经》:“尔时。尊者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一切所有皆归于空。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无士。无夫。无形。无像。无男。无女。” 《增一阿含经·听法品·五经》:“尔时。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坐起。右脚着地。是时。彼复作是念。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如世尊所说偈言。……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 ^ 《增一阿含经·六重品·七经》:“世尊告曰。彼云何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起时则起。亦不知来处。灭时则灭。亦不知灭处。除其假号之法。彼假号法者。此起则起。此灭则灭。此六入亦无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无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无。因缘而有。此亦假号。要前有对。然后乃有。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缘合会。然后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复如是。皆由缘会于中起病。此六入起时则起。亦不见来。灭时则灭。亦不见灭。除其假号之法。因由父母合会而有。” ^ 《杂阿含经·二七三经》(《抚掌喻经》):“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空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时,彼比丘闻世尊说合手声譬经教已,……成阿罗汉。” 《杂阿含经·二三二经》:“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 《佛说稻芉经》:“地亦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风、乃至识等亦皆无我、无众生、无寿命、乃至亦非此非彼。”“复次欲乐父母精气。众缘和合故。生色牙。无主、无我、无造、无寿者。犹如虚空、如幻。从众因缘和合而生。”“如火得薪便然薪尽则止。如是业结生识周遍诸趣。能起名色果。无我、无主、亦无受者。如虚空、如热时炎、如幻、如梦。无有实法。而其善恶因缘果报随业不亡。” ^ 《大毘婆沙论》:“佛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尊者舍利子。于《池喻经》中。虽略分别此二十句萨迦耶见。而皆未说几是我见几我所见。彼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未说者。今欲说之故作斯论。……此二十句萨迦耶见。几我见几我所见耶。答五我见。谓等随观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十五我所见。谓等随观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识中。” “《施设论》说空有多种。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本性空。无所行空。胜义空。空空。”“复次萨迦耶见。是十种空近所对治。所以偏说。十种空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 ^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一时佛住室罗筏城东鹿母精舍。尊者阿难来诣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忆一时佛住释种迷主卢园。亲从世尊闻如是义。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广说。我于是义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说无异。…… 问:尊者阿难闻持第一。如来所说八万法蕴。以正念器皆能受持。宁于一句而生疑惑。答:闻此法时心忧恼故。诛诸释种是此因缘。谓毘卢宅迦愚痴甚故。破劫比罗城。诛诸释种已。至第二日。尊者阿难将一苾刍。入彼城内。此城昔日如妙天宫。当于尔时其犹丘塚。……阿难复至母猪池侧。见诸释种。昨为痴王埋以半身。铁磨磨杀。证圣死者七万七千。尊者阿难见是事已。极生忧恼。于后世尊诸根闲寂。觉慧安住。不动如山。心意宴然。犹持石钵。摄念安静。若持油器。诸根调顺。如宝马王正视安庠。来入城内。观有为法变坏无常。尔时阿难观世尊面。威光转盛。颜貌熙怡。见已念言。世尊与我。生地眷属毁丧无异。世尊安静不动如山。而我身心极生苦恼。佛知其念。告阿难言。由我多住空三摩地。汝起城邑想处。我起阿练若想。汝起亲属想处。我起中庸人想。汝起有情想处。我起圆满法想。故我安静不动如山。…… 问: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有说:多住无所行空。于四威仪顺此空故。谓若有一。余三便空。是故此空。佛所多住。评曰:应作是说。住本性空。观法本性空、无我故。虽见变坏。而不忧恼。” ^ 《阿毘昙毘婆沙论》:“《施设经》广说空,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佛说十种空,十种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第一义空,无所行空,无始空,性空,空空。”“问曰:身见有二种,一行于我,二行我所;空有二种,一行于空,二行无我。此行与彼何行作近对治耶?答曰:无我行对于我见,空行对我所见。复次、无我行对五我见,空行对十五我所见。复次、无我行对己见,空行对己所见。复次、无我行对我亲爱,空行对我所亲爱。复次、阴非是我,是无我行。阴中无我,是空行。复次、眼入非我,是无我行。眼入中无我,是空行,乃至意入说亦如是。复次性空是无我行。无所行是空行。”“问曰:佛说我多住空。为住何空?答曰:或有说者,住无所行空;所以者何?无所行空,随顺四威仪法,行时余三威仪空,余威仪时亦尔。评曰:应作是说,住性空,所以者何?但观法性故。” ^ 《大毘婆沙论》:“《施设论》说。云何空空三摩地。谓有苾刍。思惟有漏有取诸行皆悉是空。观此有漏有取诸行空。无常恒不变易法、我、及我所。如是观时无间。复起心心所法。思惟前空观亦复是空。观此空观亦空。无常恒不变易法、我、及我所。如人积聚众多柴木。以火焚之。手执长竿周旋敛拨。欲令都尽既知将尽。所执长竿亦投火中。烧令同尽。” ^ 《舍利弗阿毘昙论》:“何谓空定。如比丘。一切法。若一处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空定。复次空定六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 ^ 《无碍解道·俱存品·空论》:“空空、行空、坏空、最上空、相空、消除空、定空、断空、止灭空、出离空、内空、外空、俱空、同分空、异分空、寻求空、摄受空、获得空、通达空、一性空、异性空、忍空、摄持空、深解空、及正知者之流转永尽一切空性中之胜义空。” ^ 17.0 17.1 17.2 龙树《大智度论》:“声闻乘狭小。佛乘广大。声闻乘自利自为。佛乘益一切。复次声闻乘多说众生空。佛乘说众生空、法空。如是等种种分别说是二道故。” “空门者。生空、法空。如《频婆娑罗王迎经》中。佛告大王。色生时。但空生。色灭时。但空灭。诸行生时。但空生。灭时。但空灭。是中无吾我。无人、无神。无人从今世至后世。除因缘和合。名字等众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实。如是等经中。佛说生空。 法空者。如佛说《大空经》中。十二因缘无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死。皆是邪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亦如是。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异于神。是二虽异。同为邪见。佛言。身即是神。如是邪见。非我弟子。身异于神。亦是邪见。非我弟子。是经中佛说法空。若说谁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如是。 复次、佛说《梵网经》中六十二见。若有人言。神常。世间亦常。是为邪见。若言。神无常。世间无常。是亦邪见。神及世间常亦无常。神及世间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见。以是故知。诸法皆空。是为实。…… 复次、毘耶离梵志名论力。诸梨昌等。大雇其宝物。令与佛论。取其雇已。即以其夜思撰五百难。明旦与诸梨昌至佛所。问佛言。一究竟道?为众多究竟道?佛言。一究竟道。无众多也。梵志言。佛说一道。诸外道师各各有究竟道。是为众多非一。佛言。是虽各有众多。皆非实道。何以故。一切皆以邪见着故。不名究竟道。佛问梵志。鹿头梵志得道不。答言。一切得道中。是为第一。是时长老鹿头梵志比丘在佛后扇佛。佛问梵志。汝识是比丘不。梵志识之惭愧低头。是时佛说《义品》偈:‘各各谓究竟。而各自爱着。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是人入论众。辩明义理时。各各相是非。胜负怀忧喜。胜者堕憍坑。负者堕忧狱。是故有智者。不随此二法。论力汝当知。我诸弟子法。无虚亦无实。汝欲何所求。汝欲坏我论。终已无此处。一切智难胜。适足自毁坏。’如是等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摩诃衍空门者。一切诸法性常自空。不以智慧方便观故空。如佛为须菩提说色、色自空。受想行识识自空。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萨婆若、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自空。” ^ 龙树《大智度论》:“何等为有为法。若法生、住、灭。欲界、色界、无色界。五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为法。” ^ 19.0 19.1 19.2 19.3 龙树《大智度论》:“何等为无为法。不生、不住、不灭。若染尽、瞋尽、痴尽。如、不异、法相、法性、法住、实际。是名无为法。” ^ 龙树《大智度论》:“是众生空。声闻法中多说。一切佛弟子皆知。诸法中无我。佛灭后五百岁。分为二分。有信法空。 有但信众生空。言五众是定有法。但受五众者空。以是故。佛说众生空以况法空。”“众生空者。众生法无所有故。众生不可得者。以实智求索不可得故。” ^ “自相”的梵语为 sva-rūpa。“别相”的梵语是 sva-lakṣaṇa,“共相”的梵语是 sāmānya-lakṣaṇa。鸠摩罗什译《中论》里“自相”的梵语为 ātmanā。 ^ 《杂阿含经·一〇五经》:“佛告仙尼。色是常耶。为无常耶。答言。无常。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问。云何。仙尼。色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 《义足经·勇辞梵志经》:“ 自说净法无上,余无法明及我,著所知极快乐,因缘谛住邪学。 常在众欲愿胜,愚放言转相烧,意念义忘本语,转说难慧所言。 于众中难合义,欲难义当竟句,在众穷便瞋恚,所难解众悉善。 自所行便生疑,自计非后意悔,语稍疑忘意想,欲邪难正不助。 悲忧痛所言短,坐不乐卧喑咋,本邪学致辞意,语不胜转下意。 已见是尚守口,急开闭难从生,意在难见对生,出善声为众光。 辞悦好生意喜,著欢喜彼自彼,自大可堕漏行,彼不学从何增? 已学是莫空诤,不从是善解脱,多倚生痛行司,行求辈欲与难。 勇从来去莫惭,令当谁与汝议?抱冥柱欲难曰:‘汝邪谛自守痴,汝行花不见果。’ 所出语当求义,越邪度转求明,法义同从相伤,于善法勇何言?彼善恶受莫忧。 行亿到求到门,意所想去谛思,与大将俱议军,比萤火上遍明。” ^ 《杂阿含经·一二二经》:“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郭宅舍。心爱乐着。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我城郭。我舍宅。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罗陀。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 ^ 《中阿含经·大品·阿梨吒经》:“世尊告曰。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当以舍是法。况非法耶。” ^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须菩提!有以有为空,无以无为空,异以异为空。……何等为余事空?有佛无佛,法性法寂如,及尔真际住如故。以是异空,是为余事空。” ^ 西晋竺法护译《光赞经》:“须菩提!其所有者,所有空。无所有者,无所有空。自然者,自然空。为他故者,他故亦空。……彼何谓为他故空?假使怛萨阿竭兴出现者,若怛萨阿竭不兴出现,其法常住,其法界亦寂灭故无本,无本斯则本际,其于此者为他空,是谓为他故空。” ^ 唐朝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善现!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谓一切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是谓他性由他性故空。” ^ 《》:“佛告须菩提:若诸欲恶不善法若有性,若自性、若他性,我本为菩萨行时,不能观诸欲恶不善法无所有性入初禅。以诸欲恶不善法无有性,若自性、若他性,皆是无所有性故,我本行菩萨道时,离诸欲恶不善法,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 龙树《大智度论》:“佛意若诸欲不善法。有定性实法若多若少自相者。若自身中若有净常等性。性有二种。若自性。若他性。自性名自身不净性。他性名衣服等庄严身具。此皆无常虚诳苦恼因缘。内外五欲中无有常乐我净实。”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佛告须菩提:若淫怒痴及余诸非法之事,若有所有、无所有者,我为菩萨时不于有无中起四禅。是故,须菩提!亦不有所有、亦不无所有,是故我初发意行菩萨道时行四禅。” 唐朝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二会》:“佛告善现:若诸欲恶不善法等有少自性或复他性为自性者,我本修行菩萨道时,不应通达一切欲恶不善法等皆以无性为自性已,离欲恶等入初静虑乃至能入第四静虑具足安住,以诸欲恶不善法等都无自性、亦无他性,但以无性为自性故,我本修行菩萨道时,通达欲恶不善法等皆以无性为自性已,离欲恶等入初静虑,乃至能入第四静虑。” ^ 龙树《中论》:“na hi svabhāvo bhāvānāṁ pratyayādiṣu vidyate। avidyamāne svabhāve parabhāvo na vidyate॥5॥ 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 【青目释】诸法自性不在众缘中。但众缘和合故得名字。自性即是自体。众缘中无自性。自性无故不自生。自性无故他性亦无。何以故。因自性有他性。他性于他亦是自性。若破自性即破他性。是故不应从他性生。若破自性他性即破共义。无因则有大过。有因尚可破。何况无因。于四句中生不可得。是故不生。” “kutaḥ svabhāvasyābhāve parabhāvo bhaviṣyati। svabhāvaḥ parabhāvasya parabhāvo hi kathyate॥3॥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 【青目释】诸法性众缘作故。亦因待成故无自性。若尔者。他性于他亦是自性。亦从众缘生相待故。亦无无故。云何言诸法从他性生。他性亦是自性故。” “buddhaḥ skandhānupādāya yadi nāsti svabhāvataḥ। svabhāvataśca yo nāsti kutaḥ sa parabhāvataḥ॥2॥ 阴合有如来。则无有自性。若无有自性。云何因他有。 【青目释】若如来五阴和合故有。即无自性。何以故。因五阴和合有故。问曰。如来不以自性有。但因他性有。答曰。若无自性。云何因他性有。何以故。他性亦无自性。又无相待因故。他性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名为他。” ^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质》:“原始佛教排斥形而上学,只阐明有关世界人生现象之存在,而加以极合理、客观的考察。其理论中心即是所谓的“缘起论”。同时,成为缘起论之基础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与加上[一切皆苦]之四法印,以及缘起论之另一形态——四谛说,亦被视为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原始佛教之阿含经中,随处皆述及无我说。然其中含无我的最高意义而究意者极少,而以通俗低微的立场叙说者为多。这如前所述,是因为现存的原始佛教圣典,皆由部派佛教所传,而部派佛教凡事皆舍去原始佛教的第一义立场,而仅采用世俗立场的学说之故。因此若以现存的原始圣典之无我说、多为低俗之说为理由,将释尊与原始佛教的无我说视为皆是低俗者,乃是错误的看法。大乘佛教兴起的理由之一,乃在于欲改正部派佛教之此种低俗性。故大乘佛教为了其无我或不致与部派佛教之无我混淆,乃用空(sūnya或sunyatā空性)一语代替无我之语,以解说高一层的无我。在般若经或龙树之中论中所说的空,才是原始佛教无我的真义。” 外部链结 吴汝钧:〈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 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1空性 空性者,空间之本性、本体、本质即是,汝心亦是!无处不在,细微无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遍尽虚空,一切万物之本,此是一切众生觉悟成佛之本,亦是佛之神力之本与智慧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觉。 空性即名佛性,简名为空,或名为佛、第一义、涅槃、圆觉、虚空、真空、真如、本质、真心、法身、自性、心性、如来藏性、菩提、太极等名,异名虽多,实相不二,法界一如!世界构成之四大元素,皆以它为根本,空性运动,则能变化出四大元素的现象,进而形成世界,现象是虚假的,所以必须以不断运动才能维持,并且无常败坏,只有空性才是唯一的真实,空性即是本质,空间的基本构成元素,因不能以肉眼而见,佛故概说为虚空,而不是虚无,它非有非无,动则能显一切万物之相而非有,静则如太空而无一物亦非无,不堕有无生灭之道,能周而复始,流转不息,故名太极。 空性解说,以楞严经为尊,七处证心,深解空性、妙明真心,了达一切。故言:性觉真空,性空真觉,周遍法界,清净本然。一切佛经,皆唯讲本心,讲离相,讲涅槃,讲禅定,讲空性,讲法身,讲虚空,而不说肉身、色身、人身、妄想、道理等是解脱之体。 太空一切皆是空性、佛性,自心本体亦是空性,真心者,非指人之思想或感情,而是指能产生一切意识与思想的本来之质,即本质。故如佛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执着颠倒妄想、种种虚妄的运动现象以为真实,而不能证得永恒本有的妙明真心。 世间诸法,相妄性真,所以金刚经言:凡一切相皆是虚妄!一切现象皆是虚假的,故名离一切相,即为见佛,得佛,见空,见一切本质,见自心,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本自永恒,不染一尘,不着诸有,本自解脱,不用余物,无法而法。 世人为何见不到空性,见到真理?不见自性故。大乘圆觉经: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菩萨戒经》云:戒本源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坛经: 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劝,悟人顿修。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是以无相为体。 大般涅槃经: 善男子。譬如虚空是一切物之所住处。因虚空是一切物所来之处。 世尊。如佛所说义如是者。何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善男子。众生佛性虽现在无不可言无。如虚空性虽无现在不得言无。一切众生虽复无常。而是佛性常住无变。是故我于此经中说。众生佛性非内非外犹如虚空非内非外。如其虚空有内外者。虚空不名为一为常。亦不得言一切处有。虚空虽复非内非外。而诸众生悉皆有之。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不见虚空。何以故。佛及菩萨虽有五眼所不见故。唯有慧眼乃能见之。慧眼所见无法可见。故名为见。若见无物名虚空者。如是虚空乃名为实。以是实故则名常无。以常无故无乐我净。善男子。空名无法无法名空。譬如世间无物名空。虚空之性亦复如是。无所有故名为虚空。善男子。众生之性与虚空性俱无实性。何以故。如人说言。除灭有物然后作空而是虚空实不可作。何以故。无所有故。以无有故当知无空。是虚空性。若可作者则名无常。若无常者不名虚空。善男子。如世间人说言虚空无色无碍常不变易。是故世称虚空之法为第五大。善男子。而是虚空实无有性。以光明故。故名虚空实无虚空。犹如世谛实无其性为众生故说有世谛。善男子。涅槃之体亦复如是。无有住处。直是诸佛断烦恼处。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乐我净。涅槃虽乐非是受乐。乃是上妙寂灭之乐。诸佛如来有二种乐。一寂灭乐。二觉知乐。实相之体有三种乐。一者受乐。二寂灭乐。三觉知乐。佛性一乐以当见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名菩提乐。 2佛教含义 这一偈颂,总共有六句,第一句「彼器随生诸功德」是所立,后面五句以六个内容来说明。六个内容即﹕一、常能正受住净戒,二、勤行布施,三、修悲心,四、修安忍为度生,五、善根回向大菩提,六、恭敬诸菩萨。 「彼器随生诸功德」,「彼器」指能够接受空性的法器,「生诸功德」指闻思空性所产生的特性。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是能够接受空性的法器,他在听闻空性的道理之后,不只是可以了解空性,他还会想到其他跟听闻空性有关的内容。但是如果不是听闻空性的法器,他可能在听闻空性的时候,会觉得空性好像只是一般所谓的知识而已,而不会有接著六种感受的产生。也就是说,本来空性能够断除我们内心的我执(轮回的根本)与自爱执,然而若不是听闻空性的法器,在听闻空性的时候,他没办法把空性及空性所要对治的颠倒心相关连到一起。 如果是听闻空性的法器,在听闻空性之后,慢慢的他会理解到,空性在对治他的我执、对治他的自爱执、提升他的悲心是有帮助的。或者说,提升他的持戒,或者在修世俗谛的这个方便部分,能够有助于观三轮体空。但是,如果不是听闻空性的法器,可能只会把空性当成研究外在的知识而已,与自己内心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这六句反观自己的内心﹕当我们听闻空性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去想到听闻空性之后,随生这六种功德。如果可以的话,那你也可以算是进入听闻空性的法器的行列。如果不是的话,可能就还不是。不过,不论你目前是不是适合听闻空性,重要的是,我们在听闻空性之后,要怎样用于实修,或是说,要怎样把这六功德做一个连系。 3听闻空性 假设是一位适合听闻空性的法器,当他听闻到空性的时候,他会犹如获得珍宝一样,他知道这是非常无价的宝贝。原因是,整个轮回是无始的,假设我们不去对治,轮回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整个情况就像在一片混乱的状态当中。通常我们会用无明的昏暗来说明这种情况。再加上有情本身也没有看得见解脱轮回之道的一对慧眼。因此,如果有一个人听闻到空性的道理,知道这个空性是可以帮助他从轮回的黑暗当中解脱出来,并且他也知道,空性不仅可以帮助他得解脱,甚至连成佛都可以。他现在得到这样一个能够解脱的门,得到这样一个珍宝,得到这样一个慧眼的时候,他会希望来世仍然能够得到。而为了来世能接触到空性,他还必须来世再得到人身,否则他就不可能再听闻到空性。所以,为了来世能够继续修学空性,他这一世就要好好的持戒,持戒的心力因而比以前更强。 4勤行布施 。光是持戒得到具有十八暇满的人身还是不够,因为光有人身,仍有可能没有时间修学佛法,必需为了生计,譬如吃的、穿的,住的种种去辛勤奔波。为了要让下一世不仅得到人身,还要有闲暇的时间修学佛法,听闻空性,在这一世就要努力的行布施,因为布施是让下一世自己生活不虞匮乏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世间,其实每个人都是为了钱在努力。当然我们一生不能够只是往钱看,就以学佛者来讲,还需要考虑到,你必须要有时间学佛。你的生活不虞匮乏,才能有时间去听闻空性,因此在这一世就必需累积布施这个因。 5修悲心 假设已经持戒了,也布施了,使来生也得到具有八暇十满的人身,也有时间去听闻空性,但是如果没有以大悲心来摄持,则听闻的空性所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意思是说,这个空性顶多只能断烦恼障。但是,如果所听闻的空性能够结合大悲心的话,这个空性的能力,就非常强大。它不仅可以断烦恼障,也可以断所知障。因为,有大悲心摄持的空性见,它能够从无边的正理去思惟空性,相对来讲,它的能力就变得很强。 6修安忍为度生 假设一个人因持戒得到了暇满人身;因布施而生活不虞匮乏,可以有时间听闻空性;也因有大悲心摄持空性见而能力强大。但是,假设这个人没什么威严,或者说容貌丑陋,这在利益圣教与利益有情上也会有困难,因为别人看了他也不会起敬重心,所以这时候必须修忍辱。 7善根回向大菩提 要证得圆满正等正觉的佛果位,必须具备空性见和大悲心,两者具足才有可能达到佛果位。假设不了解佛果位是以大悲心摄持的空性见、断除二障之后所达成的,则即使我们嘴巴念著﹕「所累积的善行回向无上菩提」,这个善行也不会成为真正成佛的因。这点必须要辨认清楚的。 8恭敬诸菩萨 空性见与大悲心双运,这两者的结合非常的深广,能够修学这样的空性见的菩萨行者,他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了解空性后,这时候才会真正的对于修学结合大悲心与空性见的这样的菩萨,从内心深处生起敬重心。也就是说,他知道菩萨行者与二乘行者,其优劣差别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假设一个人没办法了解,大悲心与空性见结合的深奥之处,我们会说这个人并没有真的尊敬诸佛菩萨。或是说,他的回向无上菩提,也没办法真正的达到无上菩提的量。甚至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对于三宝当中的佛宝,也没有真正生起归依的心,即使在归依这个阶段。所以如果不了解空性,就没办法了解到属于甚深道次第的空性,与属于广大行道次第的大悲心的结合,也就没办法了解到菩萨的修行有多么的深广,也就没办法了解到无上菩提的功德。所以,所有的这些,不管是归依境、对菩萨的恭敬、对无上菩提的了解、对无上菩提的回向等等,这些都跟空性见的了解非常有关系。 宗喀巴大师对这偈解释得非常好,很值得我们研读。他说﹕「得空见诸大乘人,由生清净正见,于修广大行品起极敬重。」这几句话有很重要的内涵。就是说,如果对于空性见获得毫无杂染、非常清净的了解的话,连带的会影响这个人对于修广大行品的希求心,或者敬重的心,这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宗大师的话是有根据的,也就是龙树菩萨《菩提心释》的一个偈颂﹕「由知诸法空,复能说业果,此为最甚奇,此乃极希有。」这里其实要说明,如果对于空性见没有得到清净的了解,会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说,不仅不会尊重这些广大行品,甚至「见」与「行」会相违。如果对于空性见没有得到清净了解的话,得到这个空性见,反而会不去行广大行,甚至会去做犯戒的事情等等。所以真正的空性见,或说清净的空性见,应该是你了解之后,反而会更希求广大行,两者是互相辅助,并不是相违的。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返回「
空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