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5.2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相际传质 的原始碼
←
相际传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相际传质.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4%B1%E9%99%84&step_word=&hs=0&pn=3&spn=0&di=1206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39362642%2C4088262980&os=2117379417%2C33728044&simid=4223269760%2C990725146&adpicid=0&lpn=0&ln=1886&fr=&fmq=162306790496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www.hxt7.com%2Fuploads%2Fallimg%2F180913%2F141Z45509-0.png%26refer%3Dhttp%3A%2F%2Fwww.hxt7.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25659916%26t%3D747d04b0a03dbbd32ea1957e290d4a44&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ixp0_z%26e3Bv54AzdH3FwgstAzdH3Fnna_z%26e3Bip4s&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www.hxt7.com/anli/330.html 来自中国活性炭网]]] '''相际传质'''(英文名称interphase mass transfer),相(phase)是指系统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匀,有明显的边界,用机械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来的部分,称为相,例如气相、固相、液相。两个物相(例如气-液相、液-固相)相互接触时,在一相中的某组分可能越过两相的界面传递到另一相中去的过程,称为相际传质。某物质在两相中的化学位不同,引起该物质由一相向另一相的质量传递,如在精馏和吸收过程中,物质在汽相与液相之间传递;在萃取过程中,物质在两液相之间[[传递]]。这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传质方式。通过物质在相际的传递,可以将混合物分离,提纯、精制成产品。回收流失的产品和有害化学品,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等。<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65689858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的工作原理]知乎</ref> 相际传质机理至今未能完全阐明。已提出的几种理论,主要有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 (1)双膜理论:1923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W.K.刘易斯和W.惠特曼提出的一种描述气液两相相际传质的模型。其基本论点为:①气液两相接触时存在一个稳定的相界面,在界面两侧各存在一层膜,气相一侧称为气膜,液相一侧称为液膜,不管两相主体内湍流程度如何剧烈,两层膜始终保持层流状态;②在两相界面上,被传递的组分达到相平衡(即组分在两相界面处的化学位相等),界面上不存在传质阻力;③在层流膜内,通过分子扩散实现质量传递,传递的阻力完全集中于两层膜内;④质量传递过程是定态的。根据双膜理论,每一相的传质分系数正比于传递组分在该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反比于层流膜的厚度。相际传质的总阻力等于两相传质的[[分阻力之和]]。 双膜理论简单、直观,随着传质过程的强化和对传质现象的深入研究,发现双膜理论关于两相界面状态和定态分子扩散的假设都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别,但总传质阻力为两相阻力之和以及界面上不存在传质阻力的论点,仍被广泛采用。 (2)溶质渗透理论:1935年由R.希格比提出。他将相际传质过程设想为:工业吸收设备中气液接触、溶质从液面渗入液内而形成浓度梯度、混合、消失浓度梯度的交替过程。由于接触时间很短,扩散过程难以发展到定态,因此传质是靠非定态的分子扩散。 这种理论与吸收传质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放弃了定态扩散的观点,揭示了过程的非定态特性,并指出了液体定期混合对传质的作用。 (3)表面更新理论:1951年英国人P.V.丹克沃茨提出这一理论。他超脱了前双膜和渗透两理论关于在界面两侧是两层无湍流旋涡的层流膜概念。两相的流体旋涡在界面上接触一定的时间进行传质后,又由于湍流的作用分别被带回各自的流体主流中去。这样就使两相的接触界面不断更新。湍流愈激烈,表面更新也愈频繁。旋涡在界面上的停留时间可长可短,有一年龄分布,但是它们被新的旋涡置换的概率都一样。 (4)其他理论:随着相际传质机理研究的逐步深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传质理论:如 Β.Γ.列维奇提出的扩散边界层理论;也有一些是由前述几种理论加以组合和改进的理论,如膜渗透理论、渗透表面更新理论、无规则旋涡的表面更新理论以及表面拉伸理论等。这些理论各有特点,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都包含了一些难以求得的参数。相际传质机理和自由相界面的湍流运动密切相关,而目前对此研究得还很不充分。此外,伴随着相际传质,常引起界面湍流,这对相际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湍流基本理论,特别是两相湍流理论的研究,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时,相际传质理论的研究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相际传质是指两相或多相间的传质过程,过程包括通过相界面的的两个或多个相内传递串联组合而成。例如对于一气体吸收过程,即组分由气相(y)主体传递到与之接触的液相(x)主体的历程,可分为三步:①组分由气相主体传递到气相边界;②组分穿过界面从气相进入[[液相]];③组分由液相边界传递到液相主体,三步串联组合而成。传递过程总阻力是各个相内阻力之和。<ref>[https://www.sohu.com/a/443326286_120975602 催化燃烧在线脱附与离线脱附的区别 ]搜狐</ref>
返回「
相际传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