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36.1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鶺鴒 的原始碼
←
白鶺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800000; color:#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白鶺鴒<br>White Wagtail</p> |- |<center><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2839/32936257884_b1d2617439_b.jpg" width="280" ></center><small>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2839/32936257884_b1d2617439_b.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147485441@N04/32936257884 圖片來自flickr]<br> Corine Bliek 拍攝 </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800000; color:#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基本資料</p> |- |<small>'''學名''' Motacilla alba<br> '''目/科/屬''' 雀形/鶺鴒/鶺鴒<br> '''遷徏狀態''' 留鳥/台灣<br> '''普遍性''' 不普遍<br> '''體長/體重''' 16-18cm/24-28g</small> |} </div> '''別名:牛屎鳥仔'''(鶺鴒類的統稱),雌雄相似,臺灣出現三個亞種羽色略異。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腳黑褐。 * 白面黑背亞種leucopsis為留鳥。 # 雄鳥繁殖期:前頭、喉、臉及頸側白色,頸、胸有大塊圍兜狀黑斑,腹以下白色。頭頂至後背黑。 # 翼黑、有大片白斑及白色羽緣,尾羽黑、外側白色。 # 非繁殖期:羽色變化不大,背黑色稍淺,頸、胸圍兜狀黑斑變小。 # 雌鳥:背黑色較淺,呈灰黑色或黑褐色,頸、胸圍兜狀黑斑較小。 # 亞成鳥:頭臉沾黃色,頭頂背淡灰褐色,下嘴基淡色。 * 眼紋黑背亞種lugens(中國、香港稱黑背鶺鴒)為冬候鳥。 # 似白面黑背亞種leucopsis,但有黑色過眼線。 # 雄鳥:頸、胸黑斑向上延伸至喉部。 # 非繁殖期變化較大。背黑色轉淡而偏,喉轉白,胸黑斑塊變小。 # 雌鳥:背灰,頸、胸黑斑較小。 # 亞成鳥:頭臉沾黃色,頭頂至背淡灰褐色,下嘴基淡色 * 眼紋灰背亞種ocularis為臺灣過境鳥,金門冬候鳥。 # 似眼紋黑背亞種lugens,但雄鳥背灰,頸、胸黑斑向上延伸至頦部,翼上白斑較小,大覆羽偶有暗色軸斑。 # 非繁殖期頭頂至後頸黑色轉淡而偏灰,頦、喉轉白,胸黑斑塊變小。 # 雌鳥頭後至後頸黑色較淺,大覆羽有明顯暗色軸斑。
返回「
白鶺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