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98.19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琵琶 的原始碼
←
琵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琵琶.jpg||缩略图|右|260px|名家赵洁琵琶独奏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01/Img406559566.jpg 原图链接][http://music.yule.sohu.com/20141201/n406559565.shtml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ref>[http://www.sohu.com/a/281670066_100016484 表演类项目(上海篇)——琵琶艺术] ,搜狐网,2018-12-13</ref>。 琵琶的外型与鲁特琴及[[乌德琴]]类似,可能源自共同的祖先。中国古代记录对它的起源有多种猜测,杜挚认为源自秦朝末年;刘熙认为这种乐器起源自游牧的胡人,可能是自中亚或西亚传入;一说来自乌孙。 在汉朝时已经成为中国常见乐器,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琵琶可以用来泛指所有弹拨乐器。最常见的琵琶为直颈,现在的[[阮咸]]为其后裔。在唐代时,由西域[[龟兹]]传入曲颈琵琶。现代的琵琶为改良后的[[曲项琵琶]],在明朝定型。
返回「
琵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