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71.2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珠江三角洲 的原始碼
←
珠江三角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珠江三角洲'''(''' Pearl River Delta''' ),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3024.57万,常住人口超过5600万。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除了韶关府城外,中华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区、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创新、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 在地理概念上,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沿海,是由珠江三角洲区域内的广东省的9个相邻城市群所组成,包括广东省的2个副省级市:广州市和深圳市,广东省7个地级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4个区县)和肇庆市(4个区县)。 在区域融合发展战略上,中港两地政府机构、民间智囊、学术界曾分别提出珠三角湾区(1990年中)、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2004年)、大珠三角都会区(2009年)、粤港澳大湾区(2015年)等名称,其概念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9个城市群为基础,当中惠州市和肇庆市改以整个市为单位,并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中文名 珠江三角洲 外文名 Pearl River Delta 行政区类别 都市圈、城市群 下辖地区 15市+2特别行政区+1特别合作区 电话区号 020、00852、00853、0755、0752、0756等 著名景点 白云山、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等 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等 火车站 广州站、深圳北站、广州南站、佛山西站、珠海站等 车牌代码 粤A、B、C、E、H、J、L、S、T、X、Y、Z、等 著名学府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香港大学]]等 确立时间 1994年 面积 4.22万平方千米 别名 珠三角 国家/地区 广东省和港澳 政府驻地 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 邮政编码 510000、516001等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 粤语、客家语、惠州话、闽南语等 人口 5720万(2016年常住) GDP总量 92000亿元(2016年) 年均温 21~23℃
返回「
珠江三角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