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110.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澎湖石滬 的原始碼
←
澎湖石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澎湖石滬群''' </p> |- |<center><img src="https://icrvb3jy.xinmedia.com/solomo/article/13086/AA400181-ABFE-4E97-B251-5F8D77CDFEB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3086 圖片來自xinmedia] </small> |} '''澎湖石滬群'''位於[[中華民國]]([[台灣]])[[澎湖縣]],為一種利用[[潮汐]]的傳統陷阱式漁法,屬於[[鱼梁|魚梁]]的一種石滬。石滬在[[潮間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覓食[[海藻]];退潮後,因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捲曲處而被困於滬內。澎湖最早完成石滬的歷史,可追溯自清康熙35年(1696年)的《台灣府誌》中記載已有一大口二小口石滬,一直到20世紀中期,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ref name=":0">{{Cite web|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culturalLandscape/20080602000001|title=澎湖石滬文化景觀-吉貝石滬群|accessdate=|author=|date=|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f>。
返回「
澎湖石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