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33.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海因里希·海涅 的原始碼
←
海因里希·海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海因里希·海涅 | 外文名 = Heinrich Heine | 图像 = [[File:海因里希•海涅.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baike.soso.com/p/20140303/20140303154216-1410694703.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B5%B7%E5%9B%A0%E9%87%8C%E5%B8%8C%E2%80%A2%E6%B5%B7%E6%B6%85&step_word=&hs=2&pn=2&spn=0&di=724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679769665%2C1369123776&os=593450381%2C2947386973&simid=4144645798%2C375131122&adpicid=0&lpn=0&ln=759&fr=&fmq=154572135441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40303%2F20140303154216-141069470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f5257_z%26e3Bv54AzdH3Fembnllb_z%26e3Bip4%3B3fjfft5gt1%3DlFccamBb0bA8ABa8bmBBdaFA8bl90a0B_z%26e3Bgd&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 来自百度网]]] | 图像说明 = 海因里希·海涅 |center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797|12|13}} | 出生地点 = 德国杜塞尔多夫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856|02|17|1797|12|13}} | 国籍 = 德国 | 别名 = 海涅 | 职业 = 诗人,小说家 | 毕业院校 = 波恩大学、格廷根大学、柏林大学 | 知名作品 = 《罗曼采罗》、《佛罗伦萨之夜》、《游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 '''<big>海因里希·海涅</big>'''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德国著名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ref>[https://www.99lib.net/author/1414.htm 久久藏書網 - 海因里希·海涅生卒年: 1797-1856]</ref>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学过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4卷《游记》(1826-27,1830-31)和《歌集》(1827)而闻名文坛。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远了自己的犹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国无法找到工作。1830年革命后自愿流亡巴黎,从诗歌写作转向政治活动,成为国家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同时对法国和德国文化有许多评述。 诗人以平常的词汇,普通的语句构造出思想深刻、生动优美的诗篇。在德国文学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样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而又没有让诗歌负担哲学的沉重的,却不多见。
返回「
海因里希·海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