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梨俱吠陀 的原始碼
←
梨俱吠陀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梨俱吠陀</big> ''' |- |<center><img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1183b2d8e05cb0f349bf7c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35,h_235,limit_1/format,f_auto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baike.baidu.com/pic/%E6%A2%A8%E4%BF%B1%E5%90%A0%E9%99%80/1530885/0/61183b2d8e05cb0f349bf7c8?fr=lemma#aid=0&pic=61183b2d8e05cb0f349bf7c8 来自 图片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梨俱吠陀 外文名Rigveda 全 名:《梨俱吠陀本集》 所属国家:[[印度]] 类 型:诗歌集 |} 《'''梨俱吠陀'''》({{lang-sa|ऋग्वेद|{{IAST|ṛgveda}}}}),梵文由{{IAST|ṛc}}(“歌颂”)和{{IAST|veda}}(“知识”)两个词根构成,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汉译为《'''歌咏明论'''》,是[[吠陀经]]中最早出现的一卷,成文于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是除了[[赫梯语]]的文献外,在[[印欧语系]]语言中最古老的书籍。与其他文明的古老文献不同,它是以口传方式保存下来的。
返回「
梨俱吠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