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93.2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凤亮 的原始碼
←
李凤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凤亮 | 圖像 = [[File:Lifengliang.jpg1.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8960678796&di=a2b146d63dc0bd831464118799556eb9&imgtype=0&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20190515s%2F708%2Fw900h608%2F20190515%2Fef86-hwzkfpu2783553.jpg 原圖鏈結][http://k.sina.com.cn/article_2810373291_a782e4ab020014npg.html?from=news&subch=onews 来自新浪图片]]] | 出生日期 = 1971年12月 | 逝世日期 = | 出生地点 =江苏阜宁 | 國籍 = 中国 | 職業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名原因 =米兰·昆德拉研究、海外华人诗学研究、新兴文化业态研究 | 知名作品 = 《[[诗·思·史:冲突与融合]]》</br>《[[彼岸的现代性]]》</br>《[[文化科技蓝皮书]]》</br> }} '''[[李凤亮]]'''<ref>[https://baike.so.com/doc/6062244-6275300.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江苏阜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1月起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暨南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访问学者。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和“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广东省委宣传部及省文联“新世纪之星”入选者,深圳市国家级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 先后任教于[[江苏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曾为暨南大学最年轻的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入选“广东省双百领导干部人才计划”,调任深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创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兼任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意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2016年10月调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文中心教授。 为“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暨南大学两家单位)、“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意经济”(深圳大学)、“创意经济与媒体科技”(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培养)三个专业博士生导师。培养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人,博士后5人。应邀赴哈佛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作学术报告。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学理论学科带头人、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副主任。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主要成就,米兰·昆德拉研究、海外华人诗学研究、新兴文化业态研究 代表作品《诗·思·史:冲突与融合》,《彼岸的现代性》,《文化科技蓝皮书》 [[File:Lifengl.jpg|缩略图|左|[http://image.xinmin.cn/2016/05/13/7427ea1ea3a3189f81b500.jpg 原圖鏈結]]]
返回「
李凤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