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49.1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曾卓 的原始碼
←
曾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曾卓'''(1922年3月5日-2002年4月10日),著名诗人。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祖籍黄陂,四岁时,被父亲遭遗弃,曾卓随母亲和祖父母一起生活。母亲的不幸,早早便给曾卓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6岁时上汉口“六小”解放前的汉口码头 ,开始接触中外儿童读物,小学期间在老师的帮助下发表了几篇作品,从此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并狂热地喜爱文艺,加入了由高年级同学和进步青年组成的读书会,正在兴起的抗日救亡浪潮和[[鲁迅]]的思想开始影响他。 1936年,年仅14岁的曾卓写作了他的第一首诗《生活》,他在诗中写道:“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没有桨也没有舵,命运贴着大的漩涡。” 這一年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成为当时靳以编的进步刊物《文群》的经常投稿者,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5岁时抗战爆发,曾卓立刻被时代的洪流吸引住了。他参加读书会,投入“一二九”运动的浪潮,成为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第一批成员。后被学校开除,被迫离开故乡,又辗转到重庆,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 曾卓在重庆的八年,有两件事对他产生了终生影响。一是在战火离乱之际,母亲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之下不知所终。母亲遭逢的双重不幸,使曾卓一生对母亲充满了怀念;而他的性格、情感也因之深受影响。一是在重庆结识了[[邹荻帆]]、[[绿原]]、[[姚奔]]、[[史放]]、[[冯白鲁]]等青年,自筹资金创办了在时代特征、艺术追求上都与胡风编的《七月》、《希望》相近的诗刊《诗垦地》,并在邹荻帆陪同下两次拜见胡风。“简单的交往,几乎影响了我一生”,这个影响,是使曾卓的诗歌创作摆脱了臧克家、何其芳的影响转而深受艾青等“七月派”诗人的影响,同时接受了胡风的文艺思想,使他的诗风转变,写出了一些为时代而歌的优秀诗篇,如《门》、《来自草原的人》、《母亲》、《铁栏与火》、《有赠》等等。 1944至 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zengzhuo.htm | title =曾卓诗选 | accessdate =2019-03-09}}</ref>。 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 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 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他临终遗言是:“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
返回「
曾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