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德意志帝国 的原始碼
←
德意志帝国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德意志帝国.jpeg|有框|右|<big>德意志帝国</big>[https://pic4.zhimg.com/80/v2-44851fcd32d8910c0ec431631577547f_720w.jpg?source=1940ef5c 原图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99814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9日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ref>[https://m.sohu.com/a/229632095_798186 短命的德意志帝国——历国47年,传了三个帝王,穷兵黩武终至灭亡],搜狐,2018-04-27 </ref>。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帝国共经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俾斯麦时代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国一报普法战争之仇,他建立同盟体系,与俄奥两国结盟,孤立[[法国]]。他的对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与列国发生冲突,但内政上,文化斗争与反社会主义两大政策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后,由腓特烈三世继位,但他仅在位99天即去世。威廉二世在位期间,一手摧毁俾斯麦体系,积极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军船舰,并带领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德国腹背受敌,但德国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并占领其大片领土,在西部拖垮了法军,但因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引发美国参战,最终导致德国战败,威廉二世在德国签署投降书前退位并流亡[[荷兰]],宣告德意志帝国覆灭。帝国覆亡后的德国建立共和政体,即魏玛共和国。一战结束后的德国被迫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法国,欧本-马尔梅迪割让给比利时,但泽走廊割让给波兰,而德国也不许将军队部署在[[莱茵河]]以西的莱茵兰地区。
返回「
德意志帝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