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18.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客家小吃 的原始碼
←
客家小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2022年2月27日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及相關措施最新情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2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全球累計4億3446萬2082例、594萬5535死。 美國累計7893萬1739例、94萬8215死。 中國大陸單日本土病例再次突破百例。據衛健委發布,26日單日新增112例,其中廣東48例最多,其次為內蒙古38例。 [[File:客家小吃.jpg | thumb | 300px | 客家小吃 <br> [https://food.ltn.com.tw/article/5655 原圖鏈接] ]] '''客家小吃'''(Hakka snacks)客家飲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餚,另一為客家小吃。正月[[元宵節]] 客家人吃湯丸和懸掛花[[燈籠]]。 *湯丸有鹹與甜兩種,取"團圓"的[[好兆頭]]。 *客家人的習慣是過了元宵節、吃了湯丸以後,就要送回家過年的親人出遠門,表示祝願親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來團圓。 *小吃起源於[[佐酒]]的熟食,古人下酒之物非常隨意,付錢的時候也滿不在乎,眉頭不用打結,實在是便宜!盛載下酒物的碟子很小,低調而實惠,依盛器之小食物被稱為“小吃”。 一般的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無關宏旨,吃起來有一番驚喜,有點兒浪漫色彩,不攜帶充飢功能,完全是正餐以外的進食行為。惟獨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飢,幾乎全是米制品。 *在元宵節或早三幾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廳的樑上懸掛大花燈籠,並請親朋好友前來吃灑祝賀,期間户主抱來出生的男嬰先向先祖神位參拜,接着參拜長輩,長輩給“利是”表示祝願,完畢後眾人開懷暢飲,吃過燈酒,男嬰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將名字注入族譜。 *一般是一個兒子掛一個燈籠,哪個圍屋掛的燈籠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興旺。 *二月二 取下花燈,燒過年貼的對聯、“利是”,清理、吃完過年時剩下的食品,如米糕、料花等,準備開春幹農活。 *三月清明 這一期間野艾草比較鮮嫩,梅州人就採來做成餈來吃。清明過後,就開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語説:“吃了野艾餈,肩頭磨得損。” *四月八 也叫水節,立夏節,因為是在表黃不接的時候,過節吃的食品較差,大多數吃的是傑米粉與麥皮混和做的餈。 *五月五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以表示紀念屈原,還吃釀苦瓜和用剛收成的黃豆做的釀豆腐。 *七月十四 上半年農作物的收成與下半年的耕種已基本結束,有喜慶豐收和放假休息的氣氛,這天家家户户磨豆腐、吃鴨子,還要吃多種做法的新鮮花生。 *八月十五中秋節 吃月餅、炒田螺及板栗、柚子、山梨等瓜果。月餅、田螺都表示團圓,這天外出做工的人都要回家過節。 **以往還有放孔明燈作娛樂的傳統。 *九月九重陽節 也叫鬼節,客家人祖上的二次葬都在這天進行。 **這天吃的小吃是九重皮。 *十一月冬至 在梅州地區及客家地區有句話叫做“冬(冬至)大過年(春節)”,意思是比春節還要隆重,因為秋收冬藏,農事已畢,一年耕稼,豐碩喜人。這天吃的小吃是蘿蔔餈,由於這時天氣寒冷乾燥,所以客家人都在這一時節臘豬肉、醃鹹菜等,準備過春節,這天臘的豬肉可保存較長時間。 *春節(過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不出遠門,忙着準備過年的食品、迎接遠歸的親人。 **過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籠餈,還有紅燒肉、梅州釀豆腐等客家菜。 **特別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遠都要趕回家吃“團圓飯”,與親人團聚。
返回「
客家小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