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93.2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客家古文 的原始碼
←
客家古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客家古文</big> ''' |- | [[File:B58f8c5494eef01f3a297707c2b28e25bc315d60d797.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baidu.com/pic/%E8%92%99%E5%A5%87%C2%B7D%C2%B7%E8%B7%AF%E9%A3%9E/726966/1/a8014c086e061d95f662155f76f40ad162d9cab5?fr=lemma&ct=single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蒙奇•D•路飞/726966?fr=aladdin 来自百度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客家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江西赣南地区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特有的民间曲艺。客家古文是一种说唱艺术,“一人一台戏”,以方言为主,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唱腔优美婉转,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演唱内容主要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古老传说、神话和历史故事等,大多由一名盲艺人独自完成,伴奏乐器主要是勾筒,有的艺人身兼数职,将多种乐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运用四肢对其进行演奏。客家古文里面保存客家民系认同的重要文化特征,是传承、维系客家精神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研究客家的语言、民风民俗及文化生活有着重要价值。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返回「
客家古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