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72.2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宗庙 的原始碼
←
宗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殷墟宫殿宗庙遗址.jpg|350px|缩略图|右|<big>殷墟宫殿宗庙遗址</big>[http://www.ayyx.com/Uploads/image/20160406/1607288532.jpg 原图链接][http://www.ayyx.com/news/article/3 来自 河南安阳殷墟 的图片]]] '''宗庙'''是[[汉字文化圈]]国家君主、贵族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庙。“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说。宗庙在中国[[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明清时期宗庙被称为[[太庙]]。位于河南安阳境内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ref>[http://news.eastday.com/c/20120523/u1a6578030.html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东方网,2012-5-24</ref>,是迄今发掘出来的最早的宗庙遗迹。上古至中古时期只有皇室和贵族才可以有宗庙,数目也有严格规定,不能僭越,《[[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当时平民没有设置宗庙的权利,《荀子·礼论》载:“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在古代,宗庙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常与“社稷”并称,毁坏宗庙往往会受到重罚。如《[[唐律疏议]]》把毁坏宗庙视为“谋大逆”之罪。
返回「
宗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