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95.18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夏含夷 的原始碼
←
夏含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夏含夷(外文名称Edward L. Shaughnessy) | 圖像 = [[File:Xiawei.jpg|缩略图|左|[http://www.cssn.cn/zx/bwyc/201407/W020140729389312484753.jpg 原圖鏈結][http://ifengimg.com/#tag 来自凤凰图片]]] | 出生日期 = 1952年 | 逝世日期 = | 出生地点 = 宾夕法尼亚州赛维克立镇 | 國籍 = 美国 | 職業 = 汉学家,教授 | 知名原因 =晋升为顾立雅(Creel)中国古史名誉教授。 | 知名作品 = 《[[剑桥中国古代史]]》</br>《[[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br>《[[温故知新录:商周文化史管见]]》</br> }} '''[[夏含夷]]'''<ref>[https://baike.so.com/doc/867332-917046.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毕业院校,圣母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汉学家,1952年生于宾夕法尼亚,[[芝加哥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52年生。1970年考入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大学毕业以后,到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汉语和魏晋玄学。1977年回国以后,考入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系,师从倪德卫(David S.Nivison)。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助教授。1997年晋升为“顾立雅(Greel)中国古代史讲座教授”。研究范围:中国上古文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主要著作:《西周史料:铜器铭文》(1991),《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1996),《孔子之前:中国经典的创造研究》(1997),《温故知新录:商周文化史管见》(1997),《古史异观》(2005),《重写中国古代文献》(2006),编辑《中国古代新史料:阅读铭文与写本的指南》(1997),与鲁惟一(Michael Loewe)合编《剑桥中国古代史》(1999)。 夏含夷教授在甲骨文、金文研究以及商、周历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芝加哥大学东亚系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及文化史领域的研究重镇。上述著作中,最有影响的当推英国剑桥大学的鲁惟一教授(Michael Loewe)和他共同主编的《[[剑桥先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一书。该书大量采用最新的考古材料和科研成果,就夏、商、周三代的关系提出了并行发展说:“夏、商、周并不是中国传说和早期文献中所认可的那种前后承袭的关系,而是早期并存的三个朝代。”虽然这一观点最早张光直先生在《中国青铜时代》一书中就已经先行阐明:“夏商周又是三个政治集团,或称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在夏商周三代中夏商周三个国可能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其间的势力消长各代不同便是了”。
返回「
夏含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