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89.19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基础货币 的原始碼
←
基础货币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K3v0j4gw&id=0797F0F7B82E6F53B29717CE134749CF1DB1E6F6&thid=OIP.K3v0j4gwpNEq_VylfsPOCgHaEN&mediaurl=https%3a%2f%2fgss0.baidu.com%2f-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zhidao%2fpic%2fitem%2f7c1ed21b0ef41bd5a8491c855eda81cb39db3dac.jpg&exph=396&expw=696&q=%e5%9f%ba%e7%a1%80%e8%b4%a7%e5%b8%81&simid=608053578788526846&FORM=IRPRST&ck=28D8530530FBD88680D99726EE69B8C0&selectedIndex=7&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基础货'''<br><img src=" https://gss0.baidu.com/-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pic/item/7c1ed21b0ef41bd5a8491c855eda81cb39db3dac.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基础货币被称为Reserve Money,包括央行的[[货币发行]](M)与[[央行担保]]的银行债务([[存款准备金]],R)。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 由于以前货币理论的不完善,对于货币本质认识的错误,人们未区分货币与存款货币,而后者是前者在市场中运动流通产生的,两者差别犹如“人”与“人次”的差异。基础货币实际上包含了这两种不同形态的概念,是一个过时的,错误的概念。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数学表达式为:H=C+R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的存款。 基础货币(Base Money),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基础货币概述''' 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础货币的特征''' 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从质上看,基础货币具有几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 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二是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 三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 四是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基础货币的公式''' 从用途上看,基础货币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基础货币由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等四部分构成。其公式为: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基础货币的计量 基础货币是由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琢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如果把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也视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则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现金就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 根据复式记帐原理,任何时候[[资产负债双方]]都是相等的。一般说来,中央银行的资产总额增加,基础货币量必然增加;相反,基础货币量减少,反映出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减少。如果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有的项目增加,有的项目减少,则基础货币是否增加或减少,要视各项[[资产负债变动]]相互抵销的净结果而定。 计算基础货币量的多少,通常所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基础货币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二者加总求出;二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用[[基础货币方程式]]进行计算。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5R8OES0r&id=08CC3ECF9E8F3335BE4FCA7C2604BD5E9B36FEA9&thid=OIP.5R8OES0rVxPkjK2ZIPuvUwHaEK&mediaurl=https%3a%2f%2fts1.cn.mm.bing.net%2fth%2fid%2fR-C.e51f0e112d2b5713e48cad9920fbaf53%3frik%3dqf42m169BCZ8yg%26riu%3dhttp%253a%252f%252fd.ifengimg.com%252fq100%252fimg1.ugc.ifeng.com%252fnewugc%252f20180710%252f15%252fwemedia%252fe21c0c3d21ed78ba1fae8b4e9ba9670ee3c1a86a_size489_w640_h360.png%26ehk%3dcG5rxESCyj%252fSd5phvPNtvqZBafvoAjwd7SoiwzRDEjQ%253d%26risl%3d%26pid%3dImgRaw%26r%3d0&exph=360&expw=640&q=%e5%9f%ba%e7%a1%80%e8%b4%a7%e5%b8%81&simid=607999410649448250&FORM=IRPRST&ck=EAC3A4BEF89C434227BDC431948A635C&selectedIndex=17&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基础货币'''<br><img src="https://tse4-mm.cn.bing.net/th/id/OIP-C.5R8OES0rVxPkjK2ZIPuvUwHaEK?pid=ImgDet&rs=1 "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2)[[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3)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 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例如,我国1995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近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4)其他项目(净额)。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返回「
基础货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