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96.2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吳克明 的原始碼
←
吳克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box_width = 200 | name = 吳克明 | honorific_suffix = | image = [[File:吳克明.jpg|居中|吳克明]] | imagesize =220 | alt = <!-- descriptive text for use by speech synthesis (text-to-speech) software --> | caption = 圖片來源:臺灣列紳傳 1916 | birth_name = <!-- only use if different from name --> | birth_date = <!-- {{Birth date and age|YYYY|MM|DD}} 或 {{Birth year and age|YYYY}} [[WP:DOB]]. {{Birth date|YYYY|MM|DD}}. --> | birth_place = | death_date = {{death_date_and_age|1937|1|10|1872|8|19|mf=y}} | death_place = | nationality = | education = | location = | other_names = | spouse = | partner = | children = | parents = | relatives = | occupation = | years_active = | known_for = | notable_works = | movement = | organization = | awards = | website = | past = }} '''吳克明'''([[臺灣話]]:Ngô͘ Khek-bêng;{{bd|1872年|8月19日|1937年|1月10日|catIdx=W吳}}),字'''俊德''',又字'''洪德''',號'''雲山時隱''',晚年號'''碩軒'''。[[台灣日治時期]]地方重要[[士紳]]。其曾祖父[[吳五成]]於[[咸豐]]年間自[[福建]][[漳州|漳州府]][[南靖縣]]遷台定居於[[雲林縣]][[古坑鄉]][[崁頭厝]](今[[永光村]]),其祖父是[[清朝]]武官,曾任「[[千總]]」一職,吳克明父親[[吳朝宗]]曾被選為「雲林大總理」,後來由古坑遷居至[[斗六市|斗六]][[大潭庄]]。 他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參加[[縣學]]考試,考中[[秀才]],為[[台灣清領時期]]最後一年考上秀才者。 在[[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時,吳克明先後擔任[[台南縣]][[公議局]][[參事]]、斗六[[辦務署]][[參事]]、[[斗六街|斗六]][[區長]]與[[斗六廳]][[參事]]等職務。[[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他與台灣糖界四大名人<ref>另外三人是[[陳中和]]、[[辜顯榮]]與[[張宏謨]]</ref>的[[王雪農]]合作創辦[[斗六製糖合資會社]](今[[台糖]][[斗六糖廠]]),後來於[[大正]]三年(1914年)合併至[[東洋製糖株式會社]]為「東洋製糖株式會社斗六製糖所」,[[昭和]]二年(1927年)又併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而更名為「大日本製糖台灣支社斗六製糖所」。昭和六年(1931年)退休後,從事農地開墾,並開闢[[柴里圳]]與[[外四埤圳]]等灌溉系統。在其事業的全盛時期曾擁有上千公頃的土地,曾為雲林首富。 他著有《道學淵源》與《碩軒詩文稿》等書。
返回「
吳克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