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9.14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古斯塔夫·馬勒 的原始碼
←
古斯塔夫·馬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noteTA |1 = zh-hans:瓦尔特; zh-hant:華爾特; |2 = zh-hans:瓦格纳; zh-hant:華格納; }} {{Infobox musical artist |中文名 = 馬勒 |畫像 = Gustav Mahler 1909.jpg |附注 = |原文名 = Gustav Mahler |國別 = 奧地利 |出生日期 = 1860年7月7日 |出生地 = [[奧地利帝國]]{{link-en|喀裡斯特|Kaliště}} |逝世日期 = 1911年5月18日(50歲) |逝世地 = {{AUT-HUN}}[[維也納]] |所屬時期 = [[浪漫主義]] |所屬樂派 = |擅長作品類型 = 交響曲、藝術歌曲 |代表作 = 十一部交響曲(包括《泰坦》、《復活》、《千人》、《大地之歌》) |師從 = |學生 = |官方網站 = }}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bd|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catIdx=M}}),[[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作為作曲家,他是19世紀[[德奧]]傳統和20世紀早期的[[現代主義音樂]]之間承前啟後的-{zh:橋樑; zh-hans:橋樑; zh-hant:橋梁}-。馬勒之後,[[十二音]]和[[無調性音樂]]等先鋒理念崛起,傳統[[調性音樂]]的輝煌時代走向終結。他的[[指揮]]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廣泛認可,但他所創作的音樂一度被忽視,在[[納粹德國]]時期甚至因其[[猶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因指揮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廣而得到復興,其音樂價值方為人所周知。到如今,馬勒的音樂甚為頻繁地被演出,亦有無數其作品之錄音發行。 馬勒是[[猶太人]],出生於[[波希米亞]]{{link-en|喀裡斯特|Kaliště}}(今[[捷克]]境內),出身並不顯貴,但在很早就顯露出了音樂才華。1878年,從[[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後,他在[[歐洲]]眾歌劇院中擔當過指揮;並於1897年擔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現在稱[[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總監。在[[維也納]]的十年-{zh:裡; zh-hans:裡; zh-hant:裡}-,馬勒從信仰[[猶太教]]轉變為信仰[[天主教]],但由於其猶太血統,還是頗受反猶輿論的攻擊和排擠。然而他的演出不僅水準優異,而且具有創新性,使他至今在歷史上最偉大的歌劇指揮家中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對[[瓦格納]]和[[莫札特]]舞臺作品的演繹最為突出。晚年他也短暫地擔任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紐約愛樂樂團]]的總監。 馬勒的創作範圍較窄,作品數量不多。終其一生,作曲總是指揮之外的副業。其作品絕大多數都是[[交響曲]]和[[藝術歌曲|歌曲]]。他的十一部交響曲篇幅很長,最短者也接近一個小時;規模龐大,增加了樂隊編-{制}-,並在第[[第2號交響曲 (馬勒)|二]]、[[第3號交響曲 (馬勒)|三]]、[[第4號交響曲 (馬勒)|四]]、[[第8號交響曲 (馬勒)|八]]幾部中加入了人聲;其宏篇巨製《[[第8號交響曲 (馬勒)|第八交響曲]]》除超大編制[[管弦樂團]]外,更動用了八位[[獨唱]]家和兩個[[合唱團|混聲四部合唱團]],首演時樂手數達一千人以上,因而得到「千人交響曲」之別稱。馬勒作品的首演通常伴隨著爭議,很久之後才得到批評家的認可;只有《第八交響曲》在首演時就大獲成功。馬勒的音樂直接影響了許多[[第二維也納樂派]]作曲家,尤其是[[勳伯格|-{A|zh:勳伯格; zh-hans:勳伯格; zh-hant:荀白克}-]]、[[貝爾格]]和[[韋伯恩]]。此外,[[肖斯塔科維奇|-{A|zh:肖斯塔科維奇; zh-hans:肖斯塔科維奇; zh-hant:蕭士塔高維契}-]]和[[布裡頓|-{A|zh:布裡頓; zh-hans:布裡頓; zh-hant:布瑞頓}-]]也為馬勒所影響。1955年,國際古斯塔夫·馬勒學院成立,以紀念其生平與作品。
返回「
古斯塔夫·馬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