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13.1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明 的原始碼
←
南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灭亡后,其皇族与官员在[[中国北方与南方|中国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的统称,为时十八年{notetag|若算上[[台湾]]的[[郑氏政权]](1662年-1683年,亦称'''明郑'''),则为三十九年。但郑氏政权并非以明室为主,朱氏宗室无力控制和影响郑氏政权,而郑氏并非听命于朱氏宗室,因此历史学家认为[[郑成功]]于台湾建立的[[明郑]]政权不应被算在南明政权之中,并认为南明政权的灭亡于1662年[[永曆帝]]政权结束。南明主要势力有四系王,分别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鲁王监国[[朱以海]]、唐王隆武帝[[隆武帝|朱聿键]]与绍武帝[[绍武帝|朱聿𨮁]]、桂王永曆帝[[永历帝|朱由榔]]等。 1644年[[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攻陷<ref>〈社会科学研究丛刊〉编辑部《张献忠在四川》,1981年,第213页</ref><ref>《明季北略.卷十七.李自成陷河南府》</ref>,南明大臣意图拥护皇族北伐。经过多次讨论后由凤阳总督[[马士英]]与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泽清]]与[[刘良佐]]拥护明思宗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称帝,即[[弘光帝]],国号依旧为'''大明''',史称'''南明'''或'''后明'''。1645年清军[[扬州十日|攻破扬州]]<ref>[http://news.ifeng.com/a/20150123/43005306_0.shtml 刘三解:清朝建立后明朝十万皇族遭遇了什么?] 凤凰网</ref><ref>王春瑜《明清史散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第333页</ref><ref>吴伟业撰《鹿樵纪闻.卷中.秦晋宗人》</ref>,弘光帝逃至[[芜湖]]被逮,后被送到北京杀害<ref name="明清之际">{{cite book|author=姜公韬|title=《中国通史 明清史》|chapter=第五章 明清之际|page=第73页-第93页}}</ref>。弘光帝死后,鲁王[[朱以海]]于浙江[[绍兴市|绍兴]]监国;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建福州称帝,即[[隆武帝]]。然而这两个南明主要势力互不承认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1651年在舟山群岛沦陷后,鲁王朱以海在[[张名振]]、[[张煌言|张煌言]]陪同下,赴[[厦门市|厦门]]依靠[[郑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门]]。隆武帝屡议出师北伐,然而得不到[[郑芝龙]]的支持而终无所成。1646年,清军分别占领浙江与福建,鲁王朱以海逃亡海上,隆武帝于汀州逃往江西时被俘而死。郑芝龙向清军投降,由于其子[[郑成功]]起兵反清而被清廷囚禁。朱聿键死后,其弟朱聿{{僻字|𨮁|左金右粤}}在广州受[[苏观生]]及广东布政司[[顾元镜|顾元镜]]拥立称帝,即[[绍武帝]],于同年年底被清将[[李成栋]]攻灭。同时间桂王朱由榔于[[广东省|广东]][[肇庆市|肇庆]]称帝,即[[永曆帝]]< name="明清之际"/>。 1646年[[永曆帝]]获得[[瞿式耜]]、张献忠馀部[[李定国|李定国]]、[[孙可望|孙可望]]等势力的加入以及福建郑成功势力的支援之下展开反攻。同时各地降清的原明军将领先后反正,例如1648年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广西[[耿献忠]]与[[杨有光]]率部反正,一时之间南明收服华南各省。然而于同年,清将尚可喜率军再度入侵,先后占领湖南、广东等地。两年后,李定国、孙可望与[[郑成功]]发动第二次反攻,其中郑成功一度包围[[南京]]。然而,各路明军因为距离互相难以照应,内部又发生孙可望等人的叛变,第二次反攻以节节败退告终。1661年,清军三路攻入[[云南]],永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曆帝侍从近卫<ref>刘健《庭闻录》记:“七月十九日,缅酋尽杀永历从臣。”</ref>,永曆帝最后被吴三桂以弓弦绞死,南明正式灭亡< name="明清之际"/>。此时反清势力只剩[[夔东十三家|夔东十三家军]]与在[[金厦]]及[[台湾]]的[[明郑王朝]]。
返回「
南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