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203.1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北路壮剧的历史 的原始碼
←
北路壮剧的历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壮剧 | 圖像 = [[ File:壮剧1.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image.gxnews.com.cn/uploadpic/2016/03/16/935506b88a2030f1d0596ec36517726a.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60316/newgx56e8bc2b-14589841.shtml/ 图片来自广西新闻网]]] | 圖像說明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北路壮剧的历史'''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百色市北部的西林、田林、隆林、凌云、乐业一带,最早在西林旧州一带的壮歌及民间杂耍“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北路壮剧的历史。<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40275.html 北路壮剧的历史 故宫历史网] </ref> 北路壮剧俗称“土戏”,成形于清乾隆年间,始现于田林县旧州镇。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末清初,田林县旧州镇已是通连滇、黔、桂的交通要道,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贸易集散地。北路壮剧在此时此地产生,从孕育到成型历经300多年。 1.孕育 清朝顺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壮剧的孕育期。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等阶段。“八音坐唱”是形式单一的集体演唱,内容多是祝贺之类的唱词。“板凳戏”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因观众增多便移到屋檐下表演,故改称“门口戏”。“门口戏”已初分角色,戏班开始走村串寨,出这个院子进那个院子,群众又称为“游院戏”。戏角开始穿华贵的戏服,在脸上擦红粉化妆,但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后来为满足越来越多的群众看戏,便搬到村镇空旷的场地表演,故称为“地台戏”。 2.诞生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搭台戏”的上演标志着北路壮剧正式诞生。乾隆二十五年,田林旧州镇那渡村歌手杨六练到四川做生意,因亏本便在四川边打工边学艺,两年后返回那渡,组建了“龙城班”。乾隆三十年,他们第一次在旧州搭起二丈宽的戏台,上演由杨六练编导并主演的北路壮剧的第一出戏——《[[农家宝铁]]》(又名《[[好宝铁]]》)。嘉庆到道光(公元1796年至1821年)年间,旧州央白屯艺人黄从善将北路壮剧中的“平调”加工整理,改名“正调”,奠定了北路壮剧主调音乐的基础。北路壮剧开始向附近省、县流传,隆林、西林、百色等县、乡、村纷纷成立戏班。 3.全盛时期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08年),是北路壮剧蓬勃发展的全盛时期。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旧州镇央白村人黄永贵赴南宁应考,为邕剧所迷,置功名不顾,天天看戏,被邕剧艺人雷喜彩发现,收为弟子。回到田林后,黄永贵组建戏班,并吸收邕剧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北路壮剧艺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鉴邕剧,创造了“喊板”、“怒调”、“大王调”,伴奏乐器恢复使用唢呐,加进了扬琴、大鼓、大锣,艺术效果更佳。黄永贵本人武打出色,被称为“土飞猴”,各地纷纷请他去教戏,远至乃言村(贵州),富宁(云南),北路壮剧更广泛地传播。光绪十三年,黄永贵带领戏班“土汉班”应邀到梧州演出半个月,轰动一时。
返回「
北路壮剧的历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