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75.2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少奇 的原始碼
←
刘少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刘少奇'''{{BD|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譜名]]'''紹選''',[[表字]]'''渭璜''',[[湖南省]][[宁乡县]]人,祖籍[[江西]][[吉水]],中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Infobox Officeholder |name = 刘少奇 |original_name = 刘绍选(谱名) |image = LiuShaoqi Colour.jpg |imagesize = 200px |country = {{PRC}} |office = {{中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term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r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term_start = 1959年4月27日 |term_end = 1968年10月31日 |1blankname = 党主席 |1namedata = [[毛泽东]] |vicechairman = [[董必武]]、[[宋庆龄]](共同担任) |predecessor = [[毛泽東]] |successor = [[董必武]]、[[宋庆龄]](副主席代理)<br />[[李先念]](正任,1983年起) |vice_occupation = 主席 |vice_president = [[董必武]]、[[宋慶齡]] |office2 = {{中国国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term2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eputy2 = [[宋庆龄]]等13人 |term_start2 = 1954年9月27日 |term_end2 = 1959年4月18日 |predecessor2 = |successor2 = [[朱德]] |office3 = {{CP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alongside3 = [[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 |1blankname3 = 党主席 |1namedata3 = [[毛泽东]] |term3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term_start3 = 1956年9月 |term_end3 = 1966年8月 |predecessor3 = |successor3 = [[林彪]](唯一副主席) |office4 = {{Flagicon|PRC}}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term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1954)]] |alongside4 = [[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chairman4 = [[毛泽东]] |term_start4 = 1949年10月1日 |term_end4 = 1954年9月27日 |predecessor4 = |successor4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898|11|24}} |nationality = {{CHN}} |birth_place = {{QING}}[[湖南省]][[宁乡县]]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69|11|12|1898|11|24}} |death_place = {{PRC}}[[河南省]][[开封市]] |spouse = [[王光美]] |party = {{CPC}} |職業 = [[革命家]]、[[政治家]]、政治理论家 |信仰 =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母校 = [[莫斯科东方大学]] |battles = [[長征]]<br />[[中国抗日战争]]<br />[[第二次國共內戰]] }} {{馬克思列寧主義}} 刘少奇早年曾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等[[中国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在上海、东北、浙江等地从事秘密工作,后前往[[中央苏区]],领导职工运动,并参与[[长征]]。1936年,奉命前往天津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的影响力。[[中日战争]]时期,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部署[[新四军]]开辟华中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参与重组新四军。1943年,刘少奇返回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进入中共核心决策层。[[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刘少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主持[[土地改革运动]],并曾组织“[[七千人大会]]”、领导中央经济改革,先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度被认为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他反對毛泽东倡导的“[[三面红旗]]”,被毛认为会威胁到自己的领导地位,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冠以“叛徒、内奸、工贼”进行批判。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决定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刘少奇在放逐、拘禁中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全面[[平反]]并恢复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切名誉。 [[Category:中國大陸軍政人物]] [[Category:革命家]]
返回「
刘少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