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9.238.1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保羅·薩繆森 的原始碼
←
保羅·薩繆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保羅·薩繆森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nobelprize.org/images/samuelson-13218-content-portrait-mobile-tiny.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economic-sciences/1970/samuelson/biographical/ 圖片來自The Nobel Prize] <br> '''出生''' 1915年5月15日<br> '''逝世''' 2009年12月13日<br> '''母校''' [[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br> '''領導人''' 凱恩斯學派<br> '''榮譽''' 諾貝爾經濟學獎(1970年)<br> '''專業領域''' 數理經濟學、國際貿易<br> </small> |} </div> '''保羅·安東尼·薩繆爾森'''({{lang-en|'''Paul Anthony Samuelson'''}},{{bd|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catIdx=Samuelson, Paul}}),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 (印第安納州)|加里]],著名[[經濟學家]],1935年獲[[芝加哥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36年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41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專長於數理經濟學、國際貿易等,為[[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創始者之一,他是[[凯恩斯学派]]在美國推廣的重要學界領導者之一,為[[鹽水學派]]代表人物。 保羅·薩繆爾森於16歲時進入[[芝加哥大學]],之後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5歲時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32歲時成為正教授。1947年在其《[[经济分析基础]]》({{lang|en|Foundation of Economic Analysis}})一书中提出[[比较静态经济分析]]方法,同年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48年出版《{{link-en|经济学——入门分析|Economics (textbook)}}》,它是美國第二本以[[凯恩斯学派]]為主的經濟學教科書,也是第一本成功推廣[[凯恩斯学派]]的教科書。它成為史上最暢銷的經濟學教科書,現今是19版,曾譯成40種語言,全球賣出接近四百萬本。他使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系成為全美國的經濟學重鎮,培育出多位傑出經濟學者,如[[保羅·克魯格曼]]、[[罗伯特·C·默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其中多人在日後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薩繆爾森曾經擔任美國[[约翰·肯尼迪]]總統與[[林登·约翰逊|詹森]]總統的經濟顧問,也曾擔任[[美国财政部]]與[[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顧問。他曾與[[米爾頓·傅利曼]]在《[[新闻周刊]]》寫作每週專欄,兩人分別以[[凱恩斯學派]]與[[貨幣學派]]的支持者,進行經濟政策的討論。1970年获得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第一位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學者。1996年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返回「
保羅·薩繆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