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42.7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何孟娟 的原始碼
←
何孟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何孟娟.jpg|300px|缩略图|右|藝術家何孟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65136224720254&set=a.10150275225100254 照片來自]]] '''何孟娟''' ('''Isa Ho''',1973年10月09日-) 台灣[[藝術家]],1973年出生於[[台灣}}{{基隆]],2001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2005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以早期油畫創作經驗中縝密的構圖巧思作為其攝影作品基底,不僅挑戰了攝影的紀實特性,更提供觀者一種精準的故事性表徵;透過不斷對所謂真實的重建及矯正,以編導式的攝影與數位合成的手法,探索現代人與社會價值觀之間的順逆與茫然,成為何孟娟獨樹一格的攝影語彙。藝術家恣意地釋放內在多重而片斷的人格各行其是,如同意識流般傾洩出一系列身分認同及傳統社會加諸女性的刻板印象之間矛盾的衝突與懷疑,時為柔弱又夢幻的公主,時而為堅毅並捍衛傳統的女戰士,經過理性思考後呈現的原始內在性格,以數位科技唯美呈現,而在這些美好畫面的背後,更展現了女性藝術家在這個藝術潮流中自我追尋的過程。<ref>[https://www.doublesquare.com.tw/tw/artist/isa-ho DOUBLE SQUARE GALLERY 双方藝廊]</ref> 何孟娟擁有台北藝術大學的藝術碩士學位,主修數碼攝影。Ho 的攝影風格基於她早期在油畫複雜構圖方面的創作經驗,這幫助她開發了攝影講故事的另一種視角。對現代社會價值觀的探索是何氏攝影語言的風格標誌。2012年獲亞洲文化協會資助人,2011年獲高雄藝術獎特等獎,2005年獲台北藝術獎提名。曾獲台灣新人獎、台北獎入選、高雄獎、Archisle攝影獎、伊勢基金會獎、皮克泰攝影獎提名、亞洲先鋒攝影獎提名,以及ISCP紐約駐村、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作品典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關渡美術館、鳳甲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韓國光州美術館。她被提名為瑞士Prix Pictet大獎和亞洲先鋒攝影師,並應邀參加了法國,德國,西班牙,捷克,印度,韓國,北京,紐約,德克薩斯等地的展覽。<ref>[https://www.artsy.net/double-square-gallery/artist/isa-ho Artsy]</ref> 其個展有《魏斯貝絲─何孟娟/莫里斯‧帕登海馬》、《故事─何孟娟個展2005–2014》、《女孩/春》、《女孩》、《童話》、《好久好久以後…》、《巴黎計畫:你是我的英雄!》、《扮相樂園》、《我有無比的勇氣》、《角色─絕色》、《自戀》、《叫我公主》等,亦參與許多聯展,展場遍及世界各國,如台灣台北、台中、台南、基隆,美國德州,法國巴黎,中國北京等。(文/沈眠)
返回「
何孟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