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42.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伊利澤-威德曼炸彈測試問題 的原始碼
←
伊利澤-威德曼炸彈測試問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improve|date=2021年6月}} {{copypaste|time=2021-06-23T14:15:06+00:00}}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伊利澤-威德曼炸彈測試問題示意圖'''<br><img src="https://4.bp.blogspot.com/-KwTiJs-jQF4/V1Iieso5ZhI/AAAAAAAAA78/FtyqmiSWhvY_E5PkVvJ1rt9Lk2zml1kJwCLcB/s320/Elitzur.pn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fmoldove.blogspot.com/2016/06/interaction-free-measurement-in-earlier.html 圖片來自http://fmoldove.blogspot.com/]</small> |} 在量子力學裏,'''伊利澤-威德曼炸彈測試問題'''(Elitzur-Vaidman bomb testing problem)是由阿舍朗·伊利澤(Avshalom Elitzur)與列夫·威德曼(Lev Vaidman)於1993年提出的[[思想實驗]]<ref>[https://pansci.asia/archives/67864 思想實驗],泛科學</ref> ,其使用interaction free measurement來檢試一個物體是否處於某位置。「零作用測量」是一種[[量子測量]],其能夠探測物體是否存在於某位置,而又不與該物體發生相互作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安東·蔡林格]]、保羅·奎艾特(Paul Kwiat)、哈勞德·溫弗特(Harald Weinfurter)、湯瑪斯·荷紹葛(Thomas Herzog)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馬克·凱瑟威(Mark Kasevich)於1994年成功體現這思想實驗。在這實際實驗裏,[[馬赫-曾德爾干涉儀]]被用來檢試一個物體是否存在,而又不與該物體發生相互作用。
返回「
伊利澤-威德曼炸彈測試問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