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200.2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的原始碼
←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cb1cb1349540923dd54a61f0a0fc609b3de9c82e3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8E%86%E5%B1%B1%E5%A4%A7%E4%B8%80%E4%B8%96%C2%B7%E5%B8%95%E5%A4%AB%E6%B4%9B%E7%BB%B4%E5%A5%87/62031971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外文名: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 国 籍:俄罗斯 出生日期:1777年12月23日 职 务:俄罗斯帝国皇帝 |}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史称亚历山大一世(英语:Alexander I),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位[[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 亚历山大一世幼年由其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抚养。1801年在其父死于宫廷政变后,被拥立为沙皇。在位初期,他释放一部分政治犯,放松书刊检查制度,仿照西欧国家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成立大臣会议;又曾颁布法令,对农奴制进行调整。1808年推行斯佩兰斯基改革,遭遇失败后转而实施阿拉克切耶夫制定的警察专制政策,继续推行军事屯田,并允许地主随意把农奴放逐到西伯利亚。在对外政策上,先同法国、英国修好。1805年参加第三次反法同盟,兵败后与拿破仑议和。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后,领导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随后组织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策划和组织对意大利、[[西班牙]]革命的武装干涉。此外还兼并格鲁吉亚、芬兰、比萨拉比亚、阿塞拜疆和华沙公国。在位晚期渐渐不理政事。1825年突然去世。 为挽救日趋危亡的沙皇制度,亚历山大一世一面以刀剑向外宣扬国威,另一面又在国内以“自由”“为大众谋福利”的口号笼络人心。历史对他的评价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因其击败拿破仑和成立神圣同盟的事迹,故被称为“欧洲的救世主”“神圣王”。有学者称他是“俄罗斯历史的两面神”,也有人称其为”北方的斯芬克斯”。 <ref>[ (附图)], </ref>
返回「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