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220.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乐观主义 的原始碼
←
乐观主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名称 = '''乐观主义''' | 图像 = [[File:乐观主义.jpg|缩略图||center|[https://icweiliimg1.pstatp.com/weili/bl/258147703732830267.jpg 原图链接] [https://stock.tuchong.com/image?imageId=258147703732830267&source=360tusou 来自图虫创意网]]] }} '''<big>乐观主义</big>''',是指作为一种[[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认为理想终将成为现实,善终将战胜恶,正义终将战胜非正义。与"[[悲观主义]]"相对。源于拉丁文optimus,意谓"最好的"。<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48229 什么才是正确的乐观主义?]</ref> 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在[[伦理学]]说史上,主要指对道德进步和道德的社会作用所持的乐观态度和理论。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主张乐观主义。儒家认为人通过修养和教化,在现实人生中可以达到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荀子谓"积善成德王夫之谓"性日生而日成",都认为通过人与自然的交往,能够培养人的德性,获得道德上的自由。 [[洪秀全]]、[[谭嗣同]]和[[孙中山]]等受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坚信美好的"大同世界"必将到来。[[康有为]]著《[[大同书]]》,认为只要靠人们扩充仁爱精神,就能达到"[[至平]]、[[至公]]、[[至仁]]、[[至治]]"的"[[大同社会]]"。<ref>[https://wenda.so.com/q/1513518522217282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区别]</ref>
返回「
乐观主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