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8.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鎮廟 的原始碼
←
中鎮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中鎮廟'''<br><img src="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533-fp/s3/media/image/2016/08/22/20160822-015615_U6100_M188423_dae1.jpg?itok=9OIkajg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57353?mode=whole 圖片來自storm]</small> |} '''中镇庙''',又称“'''中镇祠'''”,为自宋代起历代祭祀[[五大镇山|五镇]]之一中镇[[霍山 (山西)|霍山]][[山神]]的[[庙宇]],原位于[[山西省]][[霍州 (金朝)|霍州]]境内的霍山山麓(今属[[临汾市]][[洪洞县]]兴唐寺乡兴唐寺村),距县城25公里。 关于祭祀霍山庙宇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时称'''岳庙'''。隋唐时祀四镇,霍山不在四镇之列,但隋代仍称霍山为冀州镇,并在[[开皇]]十四年(594年)诏就山立祠,唐代则称西北镇,[[貞觀 (唐朝)|贞观]]四年(630年)建霍山祠,后因霍山在[[天宝 (唐朝)|天宝]]十年(751年)获封应圣公,故又称应圣公祠,[[开成]]二年(873年)重修,宋代最迟在[[淳化 (北宋)|淳化]]时已由祀四镇改为祀五镇,并将其改作中镇庙。此后历代屡有兴废,可考的最后一次重修完成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按[[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时平阳府章廷珪所作《重修中镇庙记》,此时的中镇庙有正殿五间(周围出回廊二十四间)、寝殿三间,并有东西厢房等。 1934年夏,[[梁思成]]、[[林徽因]]在汾阳周边各县开展古建筑调查时,曾路过中镇庙<ref>{{cite web|url=http://news.sohu.com/20070608/n250465930.shtml|title=《寻找霍山中镇庙》|accessdate=2011-09-10|work=珠联璧合|publisher=搜狐|archive-date=2019-05-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3052744/http://news.sohu.com/20070608/n250465930.shtml|dead-url=no}}</ref>,并载于其《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赵城县]]霍山中镇庙”一节,梁思成称其“庙址既大,高下不齐”,“就形制上看来,恐最早不过元代”,并对其大殿的建筑形制做了简略描述<ref>{{cite web|url=http://www.cun365.com/Main/Town,fe8b0a59-d660-4803-9552-ed9f98861b27/NewsView,99916|title=《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accessdate=2011-09-10|work=梁思成、林徽因|publisher=|archive-date=2019-05-1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2205635/http://www.cun365.com/Main/Town,fe8b0a59-d660-4803-9552-ed9f98861b27/NewsView,99916|dead-url=no}}</ref>。 1970年,该庙与周边的[[兴唐寺]]被一同拆毁,木料用于建设小学,上百通石碑大多被砸碎,用于垫路或砌房基,今原址仅存东配殿三间、一块完整的《大明诏旨》碑(明[[洪武]]三年所立)以及散落在院子里的一地残碑。
返回「
中鎮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