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83.1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論 的原始碼
←
中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論_鳩摩羅什譯.jpg | thumb | 300px | 中論_鳩摩羅什譯 <br> [https://openresearch-repository.anu.edu.au/handle/1885/149504 原圖鏈接] ]] '''《中論》''',直顯即俗即真,非俗非真之空義。<ref name=“基金會">{{cite web |url=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5/CH53/CH531-04-01-001.PDF | title= 中論易解 | language=zh | date=2016-03-28 | publisher=佛陀教育基金會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是[[印度]][[龍樹菩薩]]的代表作,也是印度[[中觀宗]]或[[中國]][[三論宗]]的核心論典。其書有不少異名,除中論外,又有中頌(或根本中頌)、中觀論、正觀論、般若燈論等名。而其中則以中論與中觀論二名最為通行。<ref name=“chibs">{{cite web |url=http://www.chibs.edu.tw/ch_html/hkbj/03/hkbj0304.htm | title= 漢譯本「中論」初探,華岡佛學學報第3期 (p79-134) (1973)|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 author=藍吉富 | accessdate= }}</ref> 《中論》的主要內容,可以總括為提倡[[空]]、[[中道]]等[[佛教]]基本概念,以及運用[[四句]](catuṣkoṭi) 、四句否定、[[兩難]] (dilemma) 等方法的運用兩大部分。<ref name=“哲學">{{cite web |url=https://philomedium.com/contributions/80577 | title= 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概述| language=zh | date=2018-12-12 | publisher=哲學新媒體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龍樹之中論原著,全書正文只有449頌,中譯本445頌,沒有長行散文。因此,後代有人稱龍樹原著為「中頌」。由於這本頌是各註釋書的基礎,所以又有人稱之為「根本中頌」(mūlamadhyamaka-kārika)。又因該書闡述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因此又有人稱之為「般若根」。 姚秦弘始十一年(409年),[[鳩摩羅什]]將中論[[青目]]註釋版本譯為中文。其所用譯名即為「中論」二字。由於鳩摩羅什譯本流傳最廣,因此中論一名極為通行。而這「中論」二字也幾乎成為青目釋的專用名詞。<ref name=“chibs"/>
返回「
中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