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16.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岔口救国军兵工厂遗址 的原始碼
←
三岔口救国军兵工厂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三岔口救国军兵工厂遗址''' 三岔口救国军兵工厂位于现三岔口镇政府不远的西南方向。地处中苏边界上的三岔口兵工厂是1932年5月由救国军参议员孟泾清倡议,司令官王德林同意,由商会和农会出头捐募兴办的。兵工厂有四马力火油发动机一台,车床一台,还有一部分钳、锤、锉等工具,办厂之初仅三十名工人,其主要设备车床是孟泾清从宁安面粉厂拆?运到三岔口来的。孟是中共党员,在救国军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公开身份是救国军参议员。他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懂得机械切削和使用车床的技术。在斗争中,他感到共产党抗日就要有自己的军队,有军队就要有兵工厂,所以才力主同意把宁安面粉厂(该厂为抗日救国军封存的日伪产资)拆卸的设备用来建兵工厂,建厂以后,工厂由最初的机械、火药、翻砂、烘炉、木工等车间,又增加了被服车间,工人发展到二百多人,成为救国军的后勤部,厂长是王汗清,军代表是李凤山。每日可生产出四十八麻袋手榴弹,三十多发迫击炮弹。三岔口群众积极为兵工厂献款献料。他们把拣回来的日本炮弹皮和炮弹药送到兵工厂,还把旧中国和前清时代的铜币献出来做弹壳使用。这个兵工厂直到1933年1月日军占了东宁县城才关闭。
返回「
三岔口救国军兵工厂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