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14.1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 的原始碼
←
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img-qn-3.51miz.com/Element/00/98/04/86/d6b5fa0c_E980486_5a6d2176.jpg!/quality/90/unsharp/true/compress/true/format/jpg/fh/320 width="230"></center> <small>[https://www.51miz.com/so-sucai/90160/p_16/ 来自 觅知网 的图片]</small> |} 《'''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是一首[[新诗]],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下应运而生,自胡适的《蝴蝶》始,到如今已发展百年,但要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237115362_523105 五千年的文化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值得一读)],搜狐,2018-06-22</ref>长河史相比,还只是[[沧海一粟]]。新诗虽一时半会难以逾越唐诗宋词的高峰,但也不至于像有些学者说的那样,诗歌已是穷途末路。 [[毛泽东]]曾在探讨诗歌形式问题时也说过:“同样的形式,千百年来,真是名诗代出,佳作如林。固定的形式并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这也是符合于诗歌史的事实和诗歌发展<ref>[https://cul.sohu.com/a/615305385_121124721 诗歌发展的走向是从诗经到新诗],搜狐,2022-12-09 </ref>的规律的。毛泽东关于新诗、旧诗一正一副,可以同时发展的主张,影响之大,可以说决定了新中国诗歌双水分流的基本格局。 <center>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center> {{Cquote|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 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现代]易顺鼎}}
返回「
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