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1.142.6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漱玉词》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的原始碼
←
《漱玉词》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漱玉词.jpg|[Bip4&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缩略图]]] '''《漱玉词》'''是李清照的词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 [[《漱玉词》]]1卷,注云 “别本作五卷”。黄升 [[《花庵词选》]]作3卷。[[《宋史 ·艺文志》]]载有 《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均已不传。现存诗文和词集皆为后人所辑。毛晋汲古阁用明洪武三年(1370)钞本刊刻。《四库全书》用毛刻本。四印斋重刻《漱玉词》1卷,李文䄎编《漱玉词》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然所收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辑校宋金元词》中的 《漱玉词》收词60首。1962年中华书局 (上海)出版《李清照集》,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学初(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辑》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1首。<ref>[https://www.kekeshici.com/guji/mingzhu/146733.html - 可可诗词网]</ref>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后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而罢官。平生著述甚丰,现仅存 《洛阳名园记》1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为汉国公王准的孙女),亦知书能文。李清照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工书,能文,兼通音律,王灼 《碧鸡漫志》中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101) 18岁时与太学生、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志同道合,感情至笃。赵喜好收藏金石碑帖,他们“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金石录后序》),共同搜求寻访,鉴赏研究。夫妇也都爱好诗词,时相唱和,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出仕,任鸿胪少卿。后出知莱州、淄州。高宗即位后,知建康府。靖康之难,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的处境,于建炎二年(1128)避难至建康。次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便只身漂泊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辗转无依的流亡生活,文物书籍丧失殆尽,境况极其悲惨。最后在孤寂、抑郁中了却残年。关于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情况,缺乏确切的资料记载,只知她曾写诗送韩肖胄、胡松年使金,并作 《打马图经》及 《金石录后序》,说明她虽在颠沛流离之中,仍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并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李清照诗、词、文兼擅,以词的成就最高,并有 《词论》传世。在 《词论》中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讲求情致,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代表了传统的婉约词派的观点。
返回「
《漱玉词》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