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行業分析是指根據經濟學原理,綜合應用統計學[1]、計量經濟學等分析工具對行業經濟的運行狀況、產品生產、銷售、消費、技術、行業競爭力[2]、市場競爭格局、行業政策等行業要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發現行業運行的內在經濟規律,進而進一步預測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行業分析是介於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分析之間的中觀層次的分析,是發現和掌握行業運行規律的必經之路,是行業內企業發展的大腦,對指導行業內企業的經營規劃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分類
發展前景
1.朝陽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看好的產業。
2.夕陽產業----未來發展前景不樂觀的產業。
技術的先進程度
1.新興產業----採用新興技術進行生產,產品技術含量高的產業。
2.傳統產業----採用傳統技術進行生產,產品技術含量低的產業。
要素集約度
1.資本密集型----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的產業。比如鋼鐵房地產
2.技術密集型----技術含量較高。比如飛機製造
3.勞動密集型----主要依賴勞動力。比如紡織
4.知識密集型----依靠創意設計等智慧投入。比如創意產業
5.資源密集型----依賴資源消耗。比如煤炭木材
滬市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上證所《上市公司行業分類說明》)
行業分類的標準
基礎:摩根斯坦利和標準普爾公司聯合發布的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
參照: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
上市公司行業劃分根據上市公司年報每年調整一次
分類:能源、原材料、工業、可選消費、主要消費、健康護理、金融、信息技術、電訊和公用事業10個大的行業。10個大的行業下面,包括行業主要類別。如金融包括銀行、保險、房地產、多樣化金融,工業包括商業服務、航空貨運與快遞、定期航班、海運、公路和鐵路等。
目的:更好地反映上市公司行業結構,為市場參與者提供研究服務,方便投資者分析跟蹤相關指數。
參考文獻
- ↑ 統計學,中國教育在線
- ↑ 把握高職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四要素,行知部落,2020-11-13